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如图为某生取 1 mL 培养液稀释 100 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1 mm×1 mm×0.1 mm)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在血细胞计数板中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 6.25×108 个/mL
B.选择图示乙规格的计数室,含 25 个中方格、400 个小方格
C.取样时滴管从静置的培养液底部吸取,会导致数据偏小
D.一个血细胞计数板中央含有 2 个计数室
2 .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有关实验,并定期对A组和B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构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自变量可能是温度,A组温度较B组更为适宜
B.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应轻轻振荡
C.A组和B组没有同时达到K值,可能是营养初始供给不同
D.若血球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包含25个中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取样的五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为45个(原液被稀释了20倍),则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4.5×108
3 .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农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和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的密度
4 .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小组将100mL酵母菌菌液放在适宜温度、固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时间取样,用台盼蓝染色后对活菌进行计数并得出数量变化曲线,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计数时不应将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酵母菌计算在内
B.图中de段下降的原因可能与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有关
C.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b时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若酵母菌菌液增加为200mL,其他条件不变,则K值加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 1 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2 是某生态学 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 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 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 如图 1 中的甲曲线所示,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用到的计数工具是______ 。将 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模型。在a 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 1 中____ 曲线的增长类 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填“>”“<”或“=”) t2时的数量。
(3) “植物 A→动物 B→动物 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 B 种 群密度:在 2hm2范围内, 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 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 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 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 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
6 .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适量酵母菌接种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⑤
7 .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 mm×1 mm×0.1 mm),图乙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1)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________(填“前”或“后”)滴加样液。
(2)在计数前常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计数。计数时若图甲双边线内有4个细胞为蓝色,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个。
(3)比较图乙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增长速率、种内竞争的强度以及t2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a=b”或“a<b”)。
(4)若在t2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如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的K/2对应图2中的______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
(2)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最初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呈现类似“J”形曲线的增长,原因是______。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______点进行捕捞。
(3)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在10 mL培养液中,培养较长时间,可采用______的方法调查酵母菌的数量。培养足够长的时间后酵母菌会呈现图2中的_______(填字母)点所示的增长速率。
2022-09-06更新 | 83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10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是生态研究的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生率非常大的种群其种群密度必将增大
B.火山岩、沙丘上和火烧后的森林进行的演替都属于初生演替
C.草原群落中老鼠的数量因人为放置鼠药而减少,其群落丰富度并没有下降
D.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计数时应统计计数室中所有小格中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