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由于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的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
B.若图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无氧呼吸消耗养料少
C.图丙所示的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剧烈变化而不适合该种群生存
D.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每个中方格有25个小方格,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2.4×108
2 . 图甲中的曲线Ⅱ是草原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在防治草原鼠害时,____时间点(用字母表示)开始灭鼠最适合。
(2)若图甲中曲线Ⅱ的ef段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角度将会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对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了____方法;图乙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是____(填两项)。
3 . 成年的荔枝树较为高大。学生研究小组计划调查某个古村落里的全部古荔枝树数量,应采用(       
A.逐个计数法B.样方法
C.标记重捕法D.抽样检测法
4 .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本实验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但不存在对照
B.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C.种群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D.计数时需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进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酵母菌可用马铃薯无菌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B.接种酵母菌后应计数培养液中起始时的酵母菌数
C.连续培养的7天内每天随机抽时间进行取样计数
D.实验结束后血细胞计数板应首先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6 .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将一定数量的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0mL,培养液的容器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接种后不再更换或添加培养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种群的K值随着培养时间先增大后减小
B.本实验应使用无菌培养液,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C.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竞争较为剧烈而增长缓慢
D.采用抽样检测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估算出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7 . 红细胞计数区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现将10ml酵母菌样品加入990ml无菌水稀释。已知中方格的酵母菌平均数量为a,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计数板某区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2.5a×107
B.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吸水纸吸去
C.该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
D.因酵母菌是需氧型细菌,因培养液氧气不足而导致其死亡会令计数结果偏大
8 .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因素有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和温度等
B.若不更换培养液,则酵母菌数量达到K值后会下降直至全部死亡
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须将试管轻轻振荡,目的是增加溶氧量
D.计数时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醉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9 . 为探究溶解氧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摇床的转速来改变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如图为不同溶解氧浓度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先将少量培养液滴到计数室,再缓缓盖上盖玻片
B.图示中,随着溶解氧的增加,10h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升后降
C.6h时,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6h后酵母菌间因营养等开始出现种内竞争
D.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10 . 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按照如下表格要求设计实验,并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试管编号

马铃薯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C

10

-

0.1

28

10

-

0.1

5

-

10

0.1

28

A.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B.不振荡试管,就吸出培养液会使结果偏高
C.培养早期三组的增长率关系是甲>乙>丙
D.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