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杭州西溪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有“天堂绿肺”之称。湿地介于水陆过渡地带,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生态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湿地具有的调节水循环和区域气候的功能属于直接使用价值
B.湿地过渡地带的属性使得物种丰富度高于相邻群落
C.湿地公园的建设说明人类活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D.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 为了研究校园土壤动物丰富度,某小组采用土壤取样器在校园的不同地点、不同深度进行取样,然后进行土壤动物的分离和种类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校园的不同地点动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同一地点不同深度动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若在不同地点都采集到同一种动物,则这种动物的生态位相对较宽
D.若某一地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较高,则往往每种动物的个体数较多

3 . 在森林、草原等不同的群落中,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都有所不同。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与季节变化无关
B.土壤中小动物数量越多丰富度越大
C.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D.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装置进行分离
4 . 舟山因海而生,为海而谋。为缓解“东海无鱼”之痛,舟山市政府出台伏季休渔、整治海洋垃圾等一系列修复措施。为评估修复效果,科研人员对海洋不同区域的物种进行调查研究,下图为沿岸带某底栖植物群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相对数量占比>5%)的分布情况。

注:不同条纹代表不同优势种,空白代表除优势种外的其他底栖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舟山海域小黄鱼、带鱼、黑鲷等鱼类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是伏季休渔使种群的_____增大,整治海洋垃圾可使环境容纳量增大。鱼的种群数量通常可采用_____进行调查,同时对捕获的个体进行年龄鉴定,可绘制该种群的_____图形。
(2)调查发现近两年舟山海域沿岸带的底栖植物数量明显增多,可推测底栖动物的数量也在增加,其依据是_____。图中底栖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__________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能否据图判断春季和秋季的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_____,原因是_____
(3)影响优势种①从3月到9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除捕食外,还有_____;优势种能够凭借自己的数量和生活力对群落的_____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保护群落不仅要保护珍稀物种,也要保护优势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为干漏斗分离装置,常用于开展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分离
B.土壤动物收集瓶中加入95%的酒精用来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C.将图中的热光源加个灯罩或换成相同亮度的LED灯效果更佳
D.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不同,可反应其物种丰富度不同
6 . 科研人员对洞庭湖环湖丘岗区不同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土壤动物群落

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Ⅰ层Ⅱ层Ⅲ层Ⅰ层Ⅱ层Ⅲ层
茶林2111820127
阔叶林17121017128
竹林1814921139
洞庭湖丘岗区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的分布
(Ⅰ:0~5cm;Ⅱ:5~10cm;Ⅲ:10~15cm)
A.表中信息说明,土壤动物群落也具有垂直结构
B.三种生境中,阔叶林中的物种丰富度最小
C.可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湿、避高热的习性,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调查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7 . 某地区弃耕的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群落,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群落演替至第三阶段时,①、②、③之间为________关系,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演替达到最终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称为_____
(2)在森林中存在自下而上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其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___,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有关。
(3)若要调查该地区森林中麋鹿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进行调查,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部分麋鹿死亡,调查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反应其物种的________不同,调查过程中体型较小的动物可使用________装置进行分离。
2022-02-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起始考生物试题
8 . 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各层次中林窗下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林下不同时间调查获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基本相同
9 . 某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特征明显,主要观赏动物有鸭、白鹅、黑天鹅、锦鲤等,主要观赏植物300多种。回答下列问题:
(1)在湿地公园垂直方向上矮牵牛、暴马丁香、旱柳等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湿地公园中不同的种群通过复杂的_______________形成群落。
(2)生态系统的能量生长效率=某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量/该营养级同化量×100%,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某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量×100%。调查发现, 湿地公园的能量生长效率小于10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利用效率也小于100%,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 近三年的种群数量接近“J”形增长,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为N0,种群增长率为1.1,则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 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在A区和C区的种植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2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