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高原鼹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置于地面,土堆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上的群落需要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对照)、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图2表示演替到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挖出的土堆。
(1)草甸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组成____。若要调查该森林群落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
(2)由图可知,5个区域内的草甸中高原鼹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____,从鼹鼠挖洞行为对植物生长的角度分析,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
(3)植物在食草动物的摄食作用下,细胞分化形成的强化针、刺等物理防卫结构保留下来,细胞分化形成防卫结构的根本原因是____
2024-03-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理综生物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B.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
C.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D.对于不认识的小动物通常不需要进行计数和记录其特征
3 .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曾号称“千里松林”。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退化为高原荒丘。新中国成立后,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塞罕坝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被河北省林业局评为“五星级森林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欲对塞罕坝地区野生植物刺五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
(2)区分塞罕坝森林群落与高原荒丘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科研人员通过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来判断某区域土壤质量,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若小动物形体微小、数量众多而难以计数常用___________进行统计。
(3)该地区存在如下食物链:

食物链中蛇与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其中鼠所同化的能量中比例为e的能量通过蛇提供给了鹰,若使鹰的能量增加GkJ,则至少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2023-09-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4 . 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某兴趣小组对某湿地生物群落进行调查,下列调查方法错误的是(       
A.若调查该湿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若调查该湿地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逐个计数
C.若调查该湿地各种动物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标记重捕法
D.若调查该湿地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