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某生态系统中甲~戊种群间的营养关系如表所示;能量流经表中第三营养级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表示第三营养级摄入,a~g表示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乙、丙
第三营养级丙、丁
第四营养级

(1)表中戊可以以丙、丁为食,请写出食物网:_________。图中c表示________
(2)图中显示出的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3)若图表示能量流经表中第四营养级的变化情况,则________(选填字母a~g)表示的能量值可能为0,此时e属于种群_________同化的能量值。
(4)图中表示同化的能量的是_______,其中的能量大部分通过_______(填生理作用)散失。
2 . 当大型食肉动物突然消失,生态系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非洲的戈龙戈萨国家公园因一些原因,当地的生物群落受到毁灭性打击。此后,食草动物数量逐渐恢复,但猎豹、非洲鬣狗等大型肉食动物数量始终没有恢复。研究团队发现,大型食肉动物消失后,南非薮羚的栖息地扩张至树木稀少的泛滥平原,影响了草本植物田繁缕的生长。而当研究团队模拟捕食者的气味和声音时,南非薮羚会感到恐惧,进而返回原先的森林栖息地。回答下列问题:
(1)从营养结构上划分,薮羚属于第二营养级,猎豹属于__________营养级;猎豹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区别平原与森林两种不同类型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
(2)研究团队模拟的捕食者的声音在信息传递中的通道是__________;模拟的捕食者的气味和声音,使薮羚感到恐惧而返回森林栖息地,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分析薮羚的食物组成及食物中的营养、能量,结果分别如图所示。

从食物和营养等角度分析,戈龙戈萨国家公园中薮羚更多地从密林迁移到平原的原因是__________;食肉动物的存在会影响区域内植物群落的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
3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模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1中的丁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1中的乙所处的营养级
C.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图2中的乙
D.人体出现过敏反应时,图2中的甲含量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2023-03-0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的工程体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
C.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如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相应种群同化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 4 条食物链,其中沙氏变色蜥位于第四或者第五营养级
B.低、中、高、超高潮带分布有不同的生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b+e+d)/a
D.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2022-11-06更新 | 52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吞食内脏。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蜣螂、蜈蚣、千足虫共同构成了食物网
B.该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该种蜣螂不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D.该种蜣螂处于食物网的第一和第二营养级
2022-08-24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
B.细菌都是异养生物,且都是分解者
C.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食物网中一种动物只占一个营养级
2022-08-24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历史上,塞罕坝曾经水草丰茂,禽兽繁集,后来清政府将树木砍伐殆尽,将美丽的高岭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降水不丰沛的高原上营造起万顷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塞罕坝林场曾濒临崩溃说明_______________。塞罕坝从荒原变万顷林海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变迁过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塞罕坝治理开始时种植单一人工林出现严重的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4)下图是塞罕坝松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固定的。写出图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
9 . 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对植物秸秆的深度利用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如可利用秸秆作饲料、生产酒精或培育蘑菇等。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变废物为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B.将秸秆作饲料喂养牲畜时,秸秆中的能量会全部流入牲畜体内
C.在“植物→蘑菇→人”这条食物链中,人处于第三营养级
D.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益
10 . 单向性集团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B.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若移走寄生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单向性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