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未体现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2024-05-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 . 近年来,江西多地发展“稻虾共作”新模式,在水稻田中饲养小龙虾,实现“一田双收,生态环保”的双赢局面。小龙虾在稻田中清除杂草和害虫的同时,还能为水稻松土,并且可依托小龙虾走垂钓、观光,体验发展之路,推进农旅融合。
(1)在水稻田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小龙虾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所占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__
(2)“稻虾共作”新模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3)除了虾稻共作,有的农田还采取了稻鱼综合管理,养殖了鱼类。科研人员对鱼类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若藻类的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提供给杂食性鱼类,要使杂食性鱼类同化的能量为mKJ,至少需要藻类固定的能量为__________KJ。
(4)与常规农业生产相比,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看,稻虾共生模式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5)同样的土地面积,输入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比稻田生态系统的多,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5-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海底冷泉是指在11000米深海中的水体,存在着以化能自养细菌为生产者的食物链,这里繁衍着蛤类、海星、蠕虫等初级消费者,还有鱼、螃蟹、扁形虫等次级消费者。这些生物最终被线虫类动物分解,回归自然环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海底冷泉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化能自养细菌→海星→螃蟹→线虫类动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C.蛤类、扁形虫能加快海底冷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冷泉中蠕虫有医学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24-05-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4 . 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恶劣,简单的营养结构使得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十分低。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B.北极熊和北极狼有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北极熊仅为第四营养级
D.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4月25日,在湖北荆州,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回到了长江的怀抱。这是中国迁地保护的江豚首次放归长江,也是人类首次实现迁地保护濒危水生哺乳动物的野化放归。这标志着我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初步形成闭环,对于长江江豚保护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极大彰显了“长江大保护”的成就,彰显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智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江豚依靠声纳信号回声定位,这种信号属于物理信息
B.为研究野生江豚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要调查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C.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将受保护的物种再迁入原栖息地,恢复其野生种群
D.经迁地保护的江豚回归长江后,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量增加
6 . 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目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1249头。这是有监测记录以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止跌回升。科研人员对长江江豚在三类岸线的栖息地进行了评估,以了解江豚对不同岸线类型的偏好。甲组:自然泥沙岸线+自然岩石质岸线(自然岸线);乙组:自然岸线+抛石(或水泥)护坡(半自然岸线);丙组:抛石(或水泥)护坡(固化岸线)。结果如图所示。
   
(1)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止跌回升是长江生态向好的表现,也说明长江十年禁渔卓有成效。调查长江江豚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止跌回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_
(2)依据调查结果可以推知乙组和丙组江豚数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保护长江江豚最有效措施是_____
(3)观察发现长江江豚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如虾类等。从消费者级别来说,江豚至少属于_____级消费者,若江豚增重一公斤,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公斤。
2024-04-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区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在我国农村面临着耕地荒废严重、居民集中安置点环境污染加重、废物再利用率低、产业结构单一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加快脚步。图为某区域农村生态工程建设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分析,人、农作物、牲畜和鱼之间由捕食关系建立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工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种植业”   “养殖业”或“沼气”) 为核心工程进行建设,实现了对_________________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物茎秆经过青贮、氨化处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质,培养残渣作为牲畜饲料,牲畜粪便用于生产沼气,沼渣、沼液用作作物肥料,利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沼气工程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除虫、除草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I.研究小组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生物A、B、C、D、E,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2种污染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鱼(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m


(1)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需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组分间的关系以及营养结构,据表中结果,绘制由A、B、C、D、E形成的营养结构:_____
(2)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II.人们向遭受污染的湖泊中引入一些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等)、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来修复该生态系统。下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回答下列问题:
   
(3)图1中乌鳢属于_____级消费者。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乌鳢等肉食性鱼类数量一般较少,原因是_____
(4)图2中能量在I、Ⅱ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用百分数表示,且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通常只有10%-20%能传递到下一营养级,该营养级其余能量的去向是_____(多选)。
A.排出粪便,被分解者利用B.呼吸作用消耗C.用于生长、发育、繁殖D.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利用E.未利用
(5)生活污水排入湖泊后,引起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根据图1分析,投放一定数量的乌鳢可防止蓝细菌数量爆发性增长,原因是_____
9 . 某草地生态系统生活着多种动物和植物,图1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图1中A是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图2所示的食物网共包含7条食物链,鹰占有4个营养级
D.若其他条件不变,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可能会增多
2024-04-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大附中、育才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联考生物试题
10 .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的数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藻类为种间竞争关系,且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
B.螺捕食藻类,为初级消费者,且捕食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C.L玻璃缸中,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螺的捕食
D.M玻璃缸中,丙藻数量下降与乙藻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