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表示CO2的排放量或减少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CO2的浓度仍可能会增加
B.图中C、D能通过食物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若用图中的数字构建碳中和数学模型,则该数学模型是①=②+④+⑥
D.与碳在生物成分和环境之间传递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2 . 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如图1所示;某同学绘制的碳循环模型如图2,其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水稻、鸭分别属于图2中的甲、丁
B.图1中的有机物碎屑为水稻提供肥料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图2中①②③④⑦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⑤⑥过程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D.田鱼属于第二、三营养级,田鱼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长江江豚被誉为“微笑天使”,是长江现存的唯一鲸豚类动物,种群数量仅1000多头,极度濒危。针对长江江豚,我国形成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开展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相结合的整体保护体系,也取得了重要成效。
(1)每种生物都有相对固定的生态位,研究长江江豚的生态位要研究其___(答出2点)等。
(2)长江江豚捕食鳗鱼和虾,鳗鱼主要摄食虾、水生昆虫等,也捕食小鱼,虾捕食水生昆虫、藻类等植物,假设小鱼、水生昆虫以藻类等植物为食,则长江江豚在食物网中占据___个营养级;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请分析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原因___
(3)长江江豚在探测环境和捕食时依靠声呐信号回声定位,这属于生态系统中___信息。大型船舶的噪音对江豚的回声定位系统造成干扰,甚至造成江豚致聋、致死等现象出现,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
(4)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自2020年1月1日起,10年期间禁止长江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自计划实施以来,长江鱼类资源得到显著恢复,长江自然生态恢复也得以推进。据此分析推测,在计划实施之前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快速衰退的原因有___(答2点)。
2024-05-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一中等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4 . 为研究果园害虫的治理机制,某研究小组对生态果园和对照果园中的害虫及其天敌做了数量统计,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单位:个/株

害虫

天敌

卷叶蛾

蚧虫

食心虫

草蛉

异色瓢虫

螳螂

生态果园

15.2

0.54

19.7

0.47

0.29

0.33

对照果园

50

2.67

42.3

0

0.16

0.02

A.调查害虫种群数量时,可与蝗虫种群调查一样采用样方法
B.蚧虫的总能量最多只有瓢虫总能量的 10 倍
C.对照果园喷施一次 DDT 后,天敌将大量死亡,害虫数量会反弹
D.为控制虫害,在生态果园中采取树下种草的措施,则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将增加
2024-05-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蚌埠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我国华北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即天敌昆虫)为草蛉、异色瓢虫、螳螂等;既非害虫又非害虫天敌的中性昆虫有蚊、蝇、蚂蚁、蜜蜂等。在果园中种草,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卷叶蛾、蚧虫、蚜虫等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
B.中性昆虫对维持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C.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螳螂位于第二营养级
D.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2024-05-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6 . 二战后,DDT曾被人们当成防治各种害虫的灵丹妙药而被大量使用。虽然大部分DDT只喷洒在仅占大陆面积2%的土地上,但是数百篇研究报告表明,DDT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各地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人类自己也受到了污染,导致极易患胃肠道疾病和哮喘、呼吸道疾病。DDT在体内难以分解,残留时间至少长达20年。下表列出了海洋生物及其环境中DDT的检测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样本

地球大气

浮游植物

海鸟

大鱼

小鱼

浮游动物

DDT浓度

0.000003×106

0.005×106

20×106

2.0×106

0.5×106

0.04×106


(1)虽然DDT喷洒的面积仅占大陆面积的2%,但目前在远离施药地区的海鸟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参与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过程,该过程具有________性。
(2)根据上表用箭头和文字写出该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_____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DDT作为有害物质通过该渠道会发生________现象,DDT使上述生物中受害最大的是________
2024-05-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B.碳元素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群落
C.消费者不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
D.碳在生物群落中沿着食物链(网)进行流动
2024-05-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
(4)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2024-05-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我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附近的海域中发现了一片蕴藏着丰富海洋生物资源的新海域,堪称“海上粮仓”,这片海域中生存着至少10种以上的鱼类、2种鸟类,以及若干种海豹和鲸类,其中南极磷虾的储量尤为丰富,据估计高达10亿吨。下图表示南极海域食物网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南极磷虾是食品行业的优质原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南极磷虾只属于第二营养级,南极磷虾数量锐减,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C.人工放射性核素由多种途径入海后,经食物链富集于高营养级的海洋鱼类体内
D.南极磷虾的存在可加速碳循环,其体内的含碳有机物是通过捕获浮游生物转化的
10 . 为评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承载能力,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森林灌草层植物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虎、东北豹主要捕食马鹿、梅花鹿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而这些动物主要以森林灌草层的植物为食。这些植食性动物属于第______营养级。
(2)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研究人员分别在这两种地形中______选取样方,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结果如图。出现该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开阔地______,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

(3)有蹄类动物由于能量消耗大,因此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取食大量营养成分高的食物。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其中,含碳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纤维素,口感较差,而氮元素含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更高。下表为灌草层中上述四类植物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分析结果。根据图形及表中数据,从取食地形及植物种类角度,推测有蹄类动物的最优取食策略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元素含量

植物种类

含N量(%)

含C量(%)

C/N值

嫩枝叶

2.41

45.36

19.92

禾莎草

2.05

42.50

22.05

杂类草

2.42

41.21

18.10

蕨类

2.43

44.00

19.78


(4)在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东北豹捕食有蹄类动物所同化的能量,其去向包括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