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鲸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鲸鱼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来源,如鲸脂可以提炼高级润滑油。由于环境恶化和人类的大量捕杀,近三分之一的鲸物种被评估为受威胁物种,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鲸鱼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端。一头大型鲸每天能吃2至5吨左右的食物。某些鲸鱼会潜入深层营养水域觅食,然后回到海面排便,所排的粪便会被微生物分解,这种行为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
(2)某海域存在浮游植物→磷虾→长须鲸的食物链,该食物链中长须鲸位于第____营养级,其同化量去向与磷虾不同的是__________
(3)在繁殖期,雄性鲸鱼会通过跳跃展示自己的力量和优势来吸引雌性鲸鱼。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的作用。
(4)鲸鱼死亡后沉入深海会形成“鲸落”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和____。在鲸落的演化过程中厌氧细菌会分解鲸骨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硫化氢,硫化菌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取的化学能来合成有机物。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硫化菌属于____,该鲸落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
(5)目前国际上对于是否应该禁止捕鲸尚存很大争议,对此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____
2024-02-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分层生活着的苔类、昆虫及其他多个生物种类之间的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物种C和G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共有7条食物链
B.物种A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D.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短时间内物种C的数量可能减少
3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某地在稻田中种植红萍、放养青蛙,红萍具有固氮富钾的功能,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青蛙取食田间害虫,蛙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蛙粪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水稻,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该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
C.青蛙通过鸣叫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属于行为信息
D.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2023-08-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该食物链中部分的能量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者和分解者体内的能量总和等于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C.D和F分别表示第二、三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D.E代表的能量值和杜鹃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相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有A→B→D、A→C、A→D三条食物链
B.图1中的D处于图2中的③、④营养级
C.若图1生态系统存在富集现象,则丁中富集物含量最高
D.图2中的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但不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

6 . 立夏可分为三候,据《礼记 ·月令》记载:初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蝼蛄鸣声属于物理信息,对生物种群的繁衍具有重要作用
B.蚯蚓作为分解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作物在夏季能快速生长与气温升高和雨量增多等因素有关
D.王瓜、蝼蛄和蚯蚓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023-05-13更新 | 4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在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蚂蚁,名叫切叶蚁。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食物链
C.蚂蚁和真菌的这种种间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8 . 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
C.建立沙滩保护区、种群数量为K值时进行捕捞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D.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9 . 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Q为太阳能中的大部分能量
B.Q1/Q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C.太阳能→牧草→牲畜→人构成一条食物链
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
2022-08-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a、c是生产者B.b、e是肉食动物
C.c、f是杂食动物D.d、f是植食动物
2022-06-13更新 | 8555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