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为研究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滨蟹在海岸潮间带中是玉黍螺的捕食者,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一种海藻)。墨角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_____功能实现的渠道。
(2)科研人员制作了四个培养箱(水流可通过),每个培养箱内放置两块平板,平板上长有墨角藻供玉黍螺取食。四个培养箱分别如下图进行处理,若干天后计数并统计平板上墨角藻的存留率。

①本实验中d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②本实验用带孔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滨蟹和玉黍螺的目的是_____
(3)上述实验统计得到的墨角藻存留率如图2。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4-05-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厦外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遭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可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___
(2)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据图分析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
(3)图中所有生物___(填“是”或“否”)构成一个群落,理由是___
(4)若要研究大米草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答出3点即可)。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
3 . 图1、2、3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与D之间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细胞唯一的生活场所
B.图2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C.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3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D.从研究内容来看,图1、2、3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
4 . 如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和图丙表示野兔和灰鼠从不同牧草中获取食物比例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有_________条食物链,鹰处于_________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有_________
(2)图甲中没有标示出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麻雀和蝗虫的关系是_________。若图甲中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两种生物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_________
(5)若鹰增加1千克,至少需要消耗牧草________千克。
(6)如将麻雀的食物比例由牧草:蝗虫=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麻雀的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2023-09-2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中学(厦外石分永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研究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滨蟹在海岸潮间带中是玉黍螺的捕食者,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一种海藻)。滨蟹和玉黍螺均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渠道。
(2)科研人员制作了四个培养箱(水流可通过),每个培养箱内放置两块平板,平板上长有墨角藻供玉黍螺取食。四个培养箱分别如下图进行处理,若干天后计数并统计平板上墨角藻的存留率。
   
①本实验中d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②本实验用带孔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滨蟹和玉黍螺,防止滨蟹直接捕食玉黍螺,但滨蟹传递的_______信息能对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产生影响。说明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统计得到的墨角藻存留率如图2.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平山学校,泉州中远学校,晋江市内坑中学,晋江市磁灶中学,永春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6 . 下表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系统内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中四种不同的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
A.若鱼乙突然被大量捕捞,则短期内河虾数量会增多
B.小球藻固定的能量中,有一部分通过水蚤和河虾传递给分解者
C.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包含5条食物链,鱼甲占据第四、五营养级
D.河虾捕食水蚤,则水蚤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约10%被河虾同化
7 .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对我国古诗词中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表明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包含有一条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竞争中杂草占优势,能够获取更多的光照与矿质元素
2023-05-0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铭选中学、泉州九中、侨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8 . 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期间也会施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营养物质的流动来看,蟹占有两个营养级
B.蟹的粪便作为水稻的肥料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该种养殖模式提高了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施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9 . 下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及相关食物网(甲、乙、丙为3种鱼,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中遗漏了一个箭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按照能量的传递效率,藻类的能量有10%-20%被乙同化
B.在不变动各生物营养级的前提下,补充的箭头可以添加在甲和藻类之间
C.如果没有丁,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
D.图中甲和乙属于不同种群,而处于第三、四营养级的丁属于同一个种群
10 .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同化的能量必然小于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
B.图中食草动物、食肉动物1和2构成一条食物链
C.当该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食肉动物的增长率可能为0
D.图中乙是分解者,流向乙的能量能被甲再利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