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森林灌草层动植物的组成、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的多样性等进行了相关调查。请回答:
(1)调查公园气候条件、人为干扰因素以及东北虎、东北豹(顶级消费者)的捕食对象(马鹿、梅花鹿等)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可确定国家公园内东北虎、东北豹的______。公园环境逐年改善,相较于其他动植物,东北虎、东北豹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但总数仍较少,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
(2)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现开阔地生物积累量显著高于郁闭林,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区别开阔地、郁闭林中不同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这种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3)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捕食摄入体内的能量,其最终去向包括_______、随尸体残骸流向分解者。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国家公园内丛林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丛林鼠的记忆力较强,会导致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为研究公园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的多样性,研究人员在1月到12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灯的杀虫机理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其应用原理涉及信息传递中的____信息。
②调查时杀虫灯需每天________打开和关闭。据图示调查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导致个体总数的增加
B.趋光性昆虫在4月份时增长速率最大
C.个体总数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季节性变化
2023-06-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生态系统易错疑难集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2 . 原产于北美的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迅速、竞争力强的特性,近年来在我国某地大肆扩散,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了某草本群落,会经历定居→扩张→占据优势等阶段,当它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时,种群的分布型更接近______。为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_____(填“开花前”或“开花后”)。上述处理方法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组成格局,同时加快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积聚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_______
(2)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昆虫、鸟类和鼠类等共同组成群落,它们之间建立起以____关系为纽带的食物网。某种鸟可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若昆虫与鸟类单位体重的同化量相等,但昆虫比鸟类体重的净增长量要高,其原因是鸟类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维持_____的部分较多。
2023-06-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生态系统章末培优专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3 . 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丙不一定是需氧型生物
C.某生态系统中由捕食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可以表示为   
D.图中表示以二氧化碳形式流动的过程是①②⑤⑥
2023-06-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生态系统易错疑难集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4 . 下图为组成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_____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
①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这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价值。
②在上述食物链中,麻雀数目的增多,导致蛇的数目也增多,蛇增多后,麻雀数目受到抑制。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同时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2023-06-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过关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5 . “水稻杀手”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是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极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创建出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该生产模式中所含的食物链如图1;图2为该生产模式中碳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成分,①、②、③代表过程)。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_____组成;图1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少的成分有_____。图1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
(2)图1中的微藻和线虫分别对应图2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图2中的①主要代表_____过程,在①、③过程中碳元素以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3)若图1中线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线虫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
(4)图1中若福寿螺取食水稻的比例由3/4调整到1/4,设福寿螺和田螺的总量不变,从理论上分析,福寿螺增加1 kg体重,比原来多消耗微藻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6 . 某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农作物→蝗虫→青蛙”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能量的单位是J·hm-2·a-1。若蛇迁入了该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转,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B.青蛙是次级消费者,其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可能小于6×105 J·hm-2·a-1
C.蛇的迁入会在短时间内减少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蝗虫的数量
D.如果该食物链受到难分解有毒物质的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少的是农作物
7 .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如图是某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模式中的食物网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鸭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鸭从该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___营养级。鱼在某时刻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有机物质的干重总量称为______
(2)只考虑杂草、水稻和鸭三者之间构成的食物网,若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a、杂草固定的太阳能为b,鸭从水稻和杂草中摄入的能量为c,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鸭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e,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____×100%,d也称为____生产量。
(3)一个家庭农场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既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农场的效益。请尝试从生态学角度对此进行解释: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8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包含六个生物种群,六个营养级,但缺少分解者
B.图中乙和丙之间以及戊和丁之间都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C.若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丙的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加
D.若戊摄食食物比例为乙∶丙∶丁=3∶1∶1,则戊增重1 kg至少要消耗生产者225 kg
9 . 玉米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禾本科农作物,其生长过程常伴生多种杂草(其中有些是禾本科植物),杂草与玉米竞争水、肥和生长空间。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分布型的角度考虑,栽培玉米时应遵循______、合理密植的原则,使每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照。
(2)某个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野猪→豺;②玉米→玉米蝗→乌鸫→蝮蛇→鹰。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由于能量______的不同导致两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不同。食物链乃至食物网能否形成取决于哪一项? ______ (A.可利用太阳能 B.初级消费者可同化的能量 C.总初级生产量 D.净初级生产量)。 
(3)玉米栽培过程需除草,常用除草方法有物理除草、化学除草和生物除草等。实际操作时,幼苗期一般不优先采用生物除草,其理由是抑(食)草生物不能____________。当玉米植株长到足够高时,很多杂草因______被淘汰。
(4)玉米秸秆自然分解,所含的能量最终流向大气圈,我们可以改变能量流动_____获得人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沼气等,客观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我国提前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10 .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A.水鸟B.水绵
C.水藻D.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量____,水藻数量____,淡水虾数量____。(填“增多”或“减少”)
(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现象会随着发生的是  
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量增多
C.水鸟的数量减少
D.甲壳类的数量增加
(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