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6 道试题
1 . 为探究蜜源植物波斯菊对植被害虫的天敌是否有涵养作用,科研人员比较了波斯菊种植区域与杂草种植区域(对照)的害虫天敌和害虫的种群动态,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害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种植波斯菊能够增加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C.与化学防治相比,种植波斯菊能持久地抑制害虫数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D.碳元素在天敌与害虫之间传递的形式是CO2,且只能单向传递
2024-02-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图中①~⑩代表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元素流动的过程,A~C代表各种生物成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A、B、C等生物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碳元素可在该生态系统内的各成分之间实现循环
C.若②=①+④+⑩,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D.①②④⑩过程中碳元素存在形式为CO2,⑦⑧⑨过程中为含碳有机物
3 . 下图1稻田养蟹模式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农业,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要求。下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10kJ/m2⋅a)。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稻田养蟹是我国稻作区重要的生态农业模式,稻田中的植物吸引昆虫前来觅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功能。与普通稻田相,该稻田中昆虫、杂草中的能量通过河蟹流向人,这体现了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____
(2)图2中的A代表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
(3)我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

①“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达到“碳中和”时,图中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理由是____
②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重要措施之一,造林的树种应以本地树种为主,除本地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外,还因为____,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主要原因是____
2024-02-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①~④表示相应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中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散失
B.在食物链D-→B→C中,C为次级消费者
C.图示③④过程中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D.①和②的速率相等时,生态系统才能保持碳平衡
5 . 经过持续多年的退塘禁养和生态修复后,我国海南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成片的红树林下,鱼虾在浅水中游弋,葱茏的树冠之上,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飞舞嬉戏。红树林湿地公园中的部分食物网及物质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红树林湿地公园内部分生物的关系图,碳元素在该食物网内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流动,能量进入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红树林湿地公园中的黑脸琵鹭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该物种一旦灭绝,自然界将失去许多宝贵的基因,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_______
(2)图2代表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该生态系统不能缺少C,原因是______;A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
(3)黑脸琵鹭喜食水生植食性动物和水生植物等,在食物链中处于第_______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不能全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原因是_______。在食物链“水生植物→植食性鱼类→黑脸琵鹭”中,与黑脸琵鹭相比,植食性鱼类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随着湿地公园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游客会到此旅游观光,但也随之带来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请为保护该生态系统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
6 .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气候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 CO浓度增加、温度上升、核污水排放等问题,使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以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碳。海洋对于调节大气圈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写出两条大气圈中的碳进入海洋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球暖化下浮游植物的生态位将发生改变,其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暖化虽然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幅上升,但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下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3 年 8 月 24 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大量放射性物质通过液态排放直接进入海洋环境。核污染水排海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使许多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加快了部分海洋物种灭绝的速度,使_______________多样性下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研究表明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后,会影响几代人的健康,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洋生态的修复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海洋生态修复需要在停止或减少____________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辅助,使受损海洋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到原来或与原来相近的结构和状态。
2024-02-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城市景观水体大多为静止或流动性较差的半封闭缓流水体,水环境容量小,易污染。某研究小组以甲、乙、丙三种水生植物为主构建了人工水体净化系统,对某景观水体进行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经该人工水体净化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好氧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
C.该人工水体净化系统中,碳元素在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双向传递
D.若流经该人工水体净化系统的污水浓度过大,需进行稀释处理
2024-02-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如图为不同强度的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指单位面积碳含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轻度火烧去除林下凋落物可提高乔木种子的发芽率
B.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占比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大而上升
C.探究凋落物是否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时需用火烧土壤
D.重度林火对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影响大于间接价值
2024-02-19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图I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II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I中甲为生产者、丁为分解者
B.图I中的B、C均为三级消费者,处于图II中的③营养级
C.图I中碳元素在乙和丁间的传递形式是CO2
D.图II中的金字塔可能表示能量金字塔,也可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
2024-02-18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一中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A卷
10 .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科学家研制出生态浮床以进行缓解,如下图所示,以下关于生态浮床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该湿地群落中的碳全部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CO2
B.水体富营养化会产生水华,进而导致水体中溶氧量降低
C.生态浮床不仅可净化水质,调节当地气候,还可以营造水上景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该水域中定期收割的植物适合作为家畜饲料,从而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畜产品
2024-02-1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