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标号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的,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________生理过程实现的。
(2)写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网:________
(3)图2中过程①释放的能量=________(用图2中的字母和运算符号表示,下同);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
(4)图2中c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h),原因是________
(5)若图2所示群落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2022-0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生物试题
2 .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
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
C.伴随着碳循环的进行,能量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D.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包括所有的植物和部分细菌
B.所有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丙
C.理论上,一个生态系统没有丙也可以行使其功能
D.甲和乙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石
4 . 《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春雨过后,白沙河入海口的长趾滨鹬回归。作为一种中小型涉禽,长趾滨鹬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湿地、沼泽、稻田与海滩等地,性较胆小而机警,以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等为食,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能提高长趾滨鹬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长趾滨鹬相对集中的区域,采用标记重捕法以估算其数量
B.长趾滨鹬种群数量增加说明该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
C.长趾滨鹬体内的碳元素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给绿色植物
D.长趾滨鹬同化的能量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生长、发育、繁殖
2022-02-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生物试题
5 .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三大功能的主渠道。E代表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同化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氨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数量_________,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5)图2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_______倍(用图中字母表示),生产者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022-02-1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选修)
6 . 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以__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流向分解者的部分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在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
11-12高二上·湖南株洲·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7 . 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       
A.碳酸B.碳酸盐C.碳水化合物D.二氧化碳
2022-02-12更新 | 30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2016贵州凯里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有氧呼吸
B.①~④过程伴随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C.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O2
D.CO2在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交换有利于调节大气中碳含量
9 . “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推进“碳中和”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表是该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KJ/a)。

种群

同化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呼吸消耗

传给下一营养级

传给分解者

未被利用

A

727

69

470

B

36

9

4

C

246

87

13

51


(1)图中的途径①、④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丙、丁分别为__________
(2)有同学说,人们要维持生活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你是如何理解“零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碳中和”(至少列举2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表中的食物链_____,A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KJ/a。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4)捕食者通常能够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进行捕猎,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面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
B.②、④表示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
C.碳元素通过①进入群落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