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填字母),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_____(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_____用于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形式流向鱼。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_____
2022-03-0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
C.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2022-03-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昆一中学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022-03-01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⑤表示营养关系);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的能量流向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细胞呼吸的序号是__________;⑤中碳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2)鼠在图1中属于____(填“甲”、“乙”、“丙”);图2中不属于鼠同化量的字母是_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农田中灭田鼠、除杂草、去虫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蛇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该现象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气味属于_____信息。
(4)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树造林等。
2022-03-0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理综生物试题
5 .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碳的不良排放有关。下图为生态系统“碳”的循环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中A,B1,B2,B3,C分别为一个种群,如果B2中某种生物被过度捕杀,B3的数量也可以维持相对稳定
B.为了提高B3的产量,人们往往需要投入一些饲料,饲料中的能量不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
C.②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减少雾霾天气,应该提倡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
D.若B3中某生物能依据B2中某生物的气味、声音等进行捕猎,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6 .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过程
7 . 甲图为某农田内田鼠种群数量变化图,乙图为田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图(字母表示相应能量),丙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群落,a-l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丙图中缺少的三个过程(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
(2)丙图大气中的碳主要依赖于[ ]______________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3)丙图中,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m,其中由A经过d过程的供能比例为x,则需要A的总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田鼠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答三点)。
(5)乙图中C主要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_______________
2022-02-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截止到2019年4月22日,“蚂蚁森林”公益活动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约1亿棵树,包括胡杨、红柳、梭梭树等,这些树种都是防风固沙的好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蚂蚁森林”这项活动的持续开展,相应荒漠化地区将很快演替成真正的森林
B.随着植被的改善,相应荒漠化地区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不断增强
C.“低碳”生活能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不利于碳循环平衡
D.胡杨、红柳、梭梭树等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9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分析,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和流动
B.甲地生物呼吸产生的CO2不能作为乙地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C.碳循环中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键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D.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0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江南某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表格是研究性小组对该湿地的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为103kJ/(m2·y),结构模型与表格中相应字母含义相同。请分析回答:
同化能量储存能量呼吸消耗
A900200700
B18060120
C14212
D1001882

(1)太阳能主要通过图中生物____________(填字母)的___________(生理过程)输入到该生态系统,由图中A、B、C、D等生物构成___________
(2)若上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则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
(4)该湿地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还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据此分析,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_
(5)若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
2022-02-24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