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下图是生态系统结构的模型,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能利用的无机物有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填字母)。________(填字母)代表植食性动物。A的能量流动去向除图示外,还应在________________间补充箭头。
2 . 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______,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是______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________,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__作用.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 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4)新型生态农业遵循生态系统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废物资源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2019-09-18更新 | 5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入学调研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研究了某猕猴桃生态果园的能量流动过程,绘制了下图的能量模型,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A~D代表不同的能量流向(A表示呼吸消耗、B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C表示遗体残骸、D表示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请回答:

(1)该果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该果园种的所有猕猴桃及植物不能构成群落,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内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是____。在果园群落内部的能量主要以____形式存在,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下列数值:流经果园生态系统的总能____,乙、丙两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
(3)果园种草可有效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据研究,种草果园与未种草果园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87%提高到1.98%,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可提高果树的光合作用,请阐明理由:____
(4)保护天敌是果园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果园种草2-3年后,瓢虫、小花椿等天敌增多,同时一些传粉昆虫增多,果园产量提高,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____
2019-08-1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生物试题
4 . 衡水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在该湖泊中,体现每个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其中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中沼虾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绘出藻类、沼虾和鲤鱼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图。
(5)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只存在鲤鱼、沼虾、藻类三类生物,结合图乙,鲤鱼体长在4.2cm时,鲤鱼要获得24kJ能量,至少需要藻类提供_____________kJ的能量。
(6)环保部门为了治理该湖泊中N、P等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提高鲤鱼产量,他们首先选择__________(藻类),随后再投喂体长_____________cm的鲤鱼以快速去除藻类,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5 .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的主渠道。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0+1+2+3+4+5+6+
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
年龄7+8+9+10+11+≥12
个体数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2019-03-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以下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和碳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g,最多需要草___________g。
(2)甲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若D为分解者,则5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物质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1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7 .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3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碳在B中以___的形式存在。
(2)图甲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___,代表分解作用的是___,代表呼吸作用的是___。(填序号)
(3)图甲中A代表___,碳元素在⑤和⑦中以___的形式流动,在①和⑥中以___形式流动。
(4)图乙中的D和C种间关系是___。若A固定的能量不变,D减少,则B可利用的能量___。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能量为1.3×109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的能量至少是______kJ。
2019-03-1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生物试题
8 . 下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乙图所示为甲图椭圆形框内的生物种间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指的是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流动。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低主要取决于图中__________(填数字)的复杂程度。
(2)现今全世界都倡导的“低碳生活”措施是为了减缓主要由图甲中__________(填数字)产生的温室效应现象。
(3)图乙中B与D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若D的食物来源中,绿色植物占50%,B占25%,C占25%,现D增重1kg,则至少消耗绿色植物__________kg。
9 . 某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可进行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图甲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图丙表示湿地中某鸟类种群一段时间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物种组成的不同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____结构。
(2)图甲中,参与构成食物链(网)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①所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3)图乙中,除列出的生物成分外,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还有_____;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理论上,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l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图丙中,该鸟类的种群密度将会______(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该鸟类的种群在图中所示时间内,其种群数量增长类型为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在自然条件下①②开始趋向重合,此过程中该鸟类种群数量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5)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
10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C代表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一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A中能量为m,B中能量为n,鼠的天敌同化的能量为p,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发现其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