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某现代化农场,种植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养殖有牛、鸡等动物,并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构建成了一个农业生态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场生态系统中,农民会在小麦生长后期,在小麦畦中间种植玉米,这是一种典型的______技术。
(2)奶牛摄取作物饲料获得的能量远多于奶牛的生物量,原因是摄取的食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散失,一部分以______形式排出体外。因此,该生态农业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3)有人认为,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为该农场供能,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打破了生态系统能量单向流动的规律。你认为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沼气池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属于______。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022-02-23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2 . 华绒螯蟹(俗名“螃蟹”)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肉味鲜美、深受喜爱。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螃蟹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螃蟹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流动与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单位依据大数据模拟出一年中螃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上,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其内部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2)蟹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为了净化人工蟹塘,需每年6月向蟹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蟹塘的水平面下10-20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蟹塘_______________
(3)如果蟹塘中藻类(如蓝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向蟹塘中适当多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型曲线。为了获得一年中最大螃蟹捕捞量,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了研究蟹塘中伊乐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从螃蟹塘中选择长势较好的伊乐藻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图4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和图4分析,实验组24-48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7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3 .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三大功能的主渠道。E代表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同化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氨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数量_________,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5)图2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_______倍(用图中字母表示),生产者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022-02-1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选修)
4 . 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以__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流向分解者的部分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在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
5 . “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推进“碳中和”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表是该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KJ/a)。

种群

同化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呼吸消耗

传给下一营养级

传给分解者

未被利用

A

727

69

470

B

36

9

4

C

246

87

13

51


(1)图中的途径①、④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丙、丁分别为__________
(2)有同学说,人们要维持生活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你是如何理解“零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碳中和”(至少列举2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表中的食物链_____,A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KJ/a。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4)捕食者通常能够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进行捕猎,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6 . 图1是某稻田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e代表过程。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青蛙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青蛙的能量流动情况
摄食能同化能粪便能Y呼吸作用散失能
38.0511. 36m3.817.55
(1)图1中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碳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__________
(2)从图1中生物分析,卷叶螟的粪便能来自于__________同化的能量,卷叶螟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可被__________同化。
(3)表中m值为__________ KJ,Y代表青蛙用于__________的能量。
(4)卷叶螟与青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该计算结果可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由于水体污染,农民不再耕种,这块稻田的生物群落将发生__________演替。
(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7 . 如下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
(2)C→A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这一过程有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A→D过程中碳流动形式是________,该过程通过______________生理作用来完成。
(5)由上图可得: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8 . 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该鱼塘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所示序号过程中以CO2形式传递的是____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流经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d表示__________的能量。
(3)图2中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_(填“>”“=”或“<”)c/a×100%。
(4)若该鱼塘对某类鱼的环境容纳量为10000尾,则该鱼塘中这种鱼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_尾。
(5)该人工鱼塘水生生物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有关(至少答出2点)。
(6)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进而导致鱼死亡更多,这个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调节。
2021-09-14更新 | 3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山东卷) 生物试题
9 . 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该鱼塘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所示序号过程中以CO2形式传递的是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
(2)由图2可知,流经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d表示________的能量。
(3)图2中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填“>”“=”或“<”)c/a×100%。
(4)若该鱼塘对某类鱼的环境容纳量为10000尾,则该鱼塘中这种鱼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尾。
(5)该人工鱼塘水生生物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有关(至少答出2点)。
2021-09-1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 开学联考生物试题(河北卷)
10 . 下图为人工创建的一个简易生态农场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据图甲写出该生态农场的食物网_________。蘑菇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
(2)农田中经常会长杂草,杂草和农作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田间除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h所示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f所示能量散失的同时伴随的碳形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2021-09-11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