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生态系统碳平衡取决于光合作用固定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碳量的消长关系。若碳的固定量大于释放量,则该生态系统为碳汇;若呼吸作用排放的碳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固定量,则该生态系统为碳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碳汇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C.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水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不变
D.如果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率,农田土壤储碳量可以进一步提高
2022-03-08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人类活动在不断改变地球的生物化学循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气中的CO2不断攀升。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应对未来高CO2浓度的环境条件下,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参考。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会影响到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水环境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藻类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可通过____________形式返回无机碳系统,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绿藻、褐藻、红藻分别分布于水体表层、中层、深层,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这种分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填字母),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_____(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_____用于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形式流向鱼。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_____
2022-03-0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
4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
C.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2022-03-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昆一中学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我国公布了国内的碳中和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按照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下图是我国的碳的迁移变化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碳循环具有循环性和________的特点。
(2)加快构建碳达峰就是让大气中的CO2达到最大值,CO2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CO2的去路主要有________;实现碳中和就是让________保持相等,做到CO2的零排放。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上图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 . 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C表示桑树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蚕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桑树与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3)蚕沙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向鱼。
2022-03-02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022-03-01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⑤表示营养关系);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的能量流向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细胞呼吸的序号是__________;⑤中碳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2)鼠在图1中属于____(填“甲”、“乙”、“丙”);图2中不属于鼠同化量的字母是_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农田中灭田鼠、除杂草、去虫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蛇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该现象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气味属于_____信息。
(4)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树造林等。
2022-03-0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理综生物试题
9 .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碳的不良排放有关。下图为生态系统“碳”的循环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中A,B1,B2,B3,C分别为一个种群,如果B2中某种生物被过度捕杀,B3的数量也可以维持相对稳定
B.为了提高B3的产量,人们往往需要投入一些饲料,饲料中的能量不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
C.②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减少雾霾天气,应该提倡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
D.若B3中某生物能依据B2中某生物的气味、声音等进行捕猎,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0 .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