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甲图为某农田内田鼠种群数量变化图,乙图为田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图(字母表示相应能量),丙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群落,a-l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丙图中缺少的三个过程(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
(2)丙图大气中的碳主要依赖于[ ]______________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3)丙图中,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m,其中由A经过d过程的供能比例为x,则需要A的总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田鼠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答三点)。
(5)乙图中C主要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_______________
2022-02-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截止到2019年4月22日,“蚂蚁森林”公益活动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约1亿棵树,包括胡杨、红柳、梭梭树等,这些树种都是防风固沙的好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蚂蚁森林”这项活动的持续开展,相应荒漠化地区将很快演替成真正的森林
B.随着植被的改善,相应荒漠化地区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不断增强
C.“低碳”生活能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不利于碳循环平衡
D.胡杨、红柳、梭梭树等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3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分析,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和流动
B.甲地生物呼吸产生的CO2不能作为乙地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C.碳循环中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键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D.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江南某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表格是研究性小组对该湿地的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为103kJ/(m2·y),结构模型与表格中相应字母含义相同。请分析回答:
同化能量储存能量呼吸消耗
A900200700
B18060120
C14212
D1001882

(1)太阳能主要通过图中生物____________(填字母)的___________(生理过程)输入到该生态系统,由图中A、B、C、D等生物构成___________
(2)若上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则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
(4)该湿地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还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据此分析,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_
(5)若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
2022-02-24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5 . 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丙,消费者是乙,两者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
B.①②③分别是甲、丙、乙的呼吸作用,④是丙的光合作用
C.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减少①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D.甲、丙是实现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关键因素
2022-02-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生物试题
6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标号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的,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________生理过程实现的。
(2)写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网:________
(3)图2中过程①释放的能量=________(用图2中的字母和运算符号表示,下同);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
(4)图2中c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h),原因是________
(5)若图2所示群落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2022-0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生态系统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如下,已知A为绿色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字母D表示大气中的CO2,除图示来源外,也可以由水圈中溶解的CO2扩散补充
B.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于顶极状态,则生产者A固定的CO2量几乎等于所有次级生产者排放的CO2
C.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D的含义可改为非生物环境,并增加“光→A”,去除原图中“D→A”、“→E→”
D.若该生态系统表示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2022-02-23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8 . 某现代化农场,种植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养殖有牛、鸡等动物,并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构建成了一个农业生态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场生态系统中,农民会在小麦生长后期,在小麦畦中间种植玉米,这是一种典型的______技术。
(2)奶牛摄取作物饲料获得的能量远多于奶牛的生物量,原因是摄取的食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散失,一部分以______形式排出体外。因此,该生态农业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3)有人认为,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为该农场供能,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打破了生态系统能量单向流动的规律。你认为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沼气池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属于______。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022-02-23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包括所有的植物和部分细菌
B.所有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丙
C.理论上,一个生态系统没有丙也可以行使其功能
D.甲和乙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石
10 . 华绒螯蟹(俗名“螃蟹”)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肉味鲜美、深受喜爱。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螃蟹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螃蟹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流动与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单位依据大数据模拟出一年中螃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上,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其内部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2)蟹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为了净化人工蟹塘,需每年6月向蟹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蟹塘的水平面下10-20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蟹塘_______________
(3)如果蟹塘中藻类(如蓝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向蟹塘中适当多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型曲线。为了获得一年中最大螃蟹捕捞量,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了研究蟹塘中伊乐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从螃蟹塘中选择长势较好的伊乐藻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图4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和图4分析,实验组24-48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7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