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6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甲生物群落
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
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高
2024-0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 .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海洋强国战略,海洋牧场是发展海洋强国不可或缺的元素。某人工海洋牧场投放人工渔礁(如下图)为不同鱼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并定期投放不同种类饵料,充分利用海洋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洋牧场生态系统中,C、D、E三处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结构。
(2)若该海洋牧场吸引某大型肉食性鱼类到该处,其食性广泛且无天敌,则从长远考虑,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为___
(3)大黄鱼是该海洋牧场的优良鱼种,为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应让大黄鱼数量保持在___。大黄鱼同化的能量去向有下列哪几项?___(A.大黄鱼呼吸消耗的能量B.大黄鱼死亡残体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大黄鱼粪便中的能量D.大黄鱼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4)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是___。海洋对于调节大气圈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在___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互相交换着。
(5)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___是自我调节的基础。该人工海洋牧场投放人工渔礁,吸引大量不同鱼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增强/不变/减弱)。赤潮是海洋污染的信号,赤潮期造成鱼、虾、蟹、贝类大量死亡,对水产资源破坏很大,夏季持续的高温会使赤潮藻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___调节因素。
2024-01-1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岩中学高三1月模拟生物试题
3 . 科学家Keith根据对动物周期波动的研究提出了雪兔及其相关动物10年周期波动的模型(图)。其中猞刹喜食雪兔,但也以榛鸡为食。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雪兔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B.第3-6年榛鸡数量下降的原因是植物嫩枝的生物量较少
C.第8年,猞制数量的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雪兔的死亡率
D.猞利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有重要作用
4 . 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水华不仅影响水环境景观效果,还引起水源污染。为更好修复水体,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4组实验:①香菇草单独种植(T1②石菖蒲单独种植(T2)、③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T3)、④不栽植植物的水样(CK)。探究了香菇草、石菖蒲对富营养化池塘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的净化效果以及它们种植前后鲜重的变化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香菇草、石菖蒲除了具有抑制水华发生、净化水质作用以外还具有景观美化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研究小组选择水生植物修复污水而不选择陆生植物修复污水,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2)据图1可知,空白对照组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也会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据图1、图2可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比香菇草单独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优化富营养化水体造景实验材料,研究小组拟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香菇草单独种植为对照组,从植物造景的美学性以及植物选择多样性角度设计下一步实验。他们设计的实验组可能是____________
2023-12-16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清中、河中、北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联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5 . 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人类利用土地的主要方式。某研究小组对不同围垦阶段的土壤中小动物群落组成进行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土壤动物由于具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的特点,不宜选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某研究小组在不同群落的近岸海域处,均匀设置5个取样点,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
(2)研究小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①多度是生态学中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如图所示,土壤动物类群多度最低的围垦阶段是________,最高的围垦阶段是________,可见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
②据图分析,土壤动物类群的变化除了与围垦阶段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
(3)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方式,可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间和生产空间,但过度围海及养殖也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不良影响。
2023-12-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
6 .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松树感染该病后,四十多天就会枯死,目前浙江等多个省份的县级行政区已被列人松材线虫病疫区。为防治松材线虫病害,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松材线虫生活在松树体内,能快速破坏松树的输导组织,导致松树迅速萎蔫死亡,松材线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
(2)为研究松材线虫入侵对松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受害程度不同的多个样地内进行调查,并分别测定乔木层和灌草层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如下图。
   
注:纯林表示全部为马尾松;7马3阔、6马4阔、5马5阔分别表示马尾松与阔叶林占比为7:3、6:4、5:5
生物量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___。调查结果说明,随受害程度的加大,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逐渐___,其中受影响最小的样地是___,其原因可能是该样地的___多样性高,自我调节能力强。样地内灌草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随受宝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
(3)松材线虫主要通过松墨天牛传播,花绒寄甲幼虫是松墨天牛的天敌,利用花绒寄甲幼虫对松墨天牛传播的松材线虫病进行防治有什么优点?___。林间人工释放花绒寄甲幼虫能有效降低松墨天牛的数量,若要进一步确定花绒寄甲幼虫的防治效采,还需测定的指标有___。(写出一项)
(4)除上述方法外,请提出新的预防或治理松材线虫的思路(至少写出2种)___
7 . 下图1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I、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106kJ/m2)。图2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正确表示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1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____________
(2)若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10000m2,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_____×106kJ。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湖泊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______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4)写出图2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
8 .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入海前的冲积平原,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时流速减缓,在入海口泥沙淤积形成的三角洲。如图为黄河三角洲东营红滩滨海湿地的部分能量流动图[单位:MJ/(m2·a)],回答下列问题:

   

(1)净光合作用=______-______,用于该湿地植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MJ/(m2·a)。若A表示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该湿地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会受到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但牛羊等动物种群与牧草及其天敌的数量都能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_____机制。
(3)黄河三角洲虾塘中常采用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的模式,罗氏沼虾可以清除养殖残饵、吞食病残的南美白对虾,这种混养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4)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对很多珍稀鸟类进行保护属于_____保护。生态系统为野生生物提供良好栖息地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2024-06-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原产北美的少花蒺藜草是一种入侵杂草,目前已严重危害内蒙古草原等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植物多样性的情况,得到下表。图1为少花蒺藜草在不同生境中表型特征(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结果差异显著;小写字母相同表示结果差异不显著)。

采集地编号主要伴生物种

1

针茅、糙隐子草、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2

锦鸡儿、冷蒿、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3

蒙古冰草、沙生冰草、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4

狗尾草、茵陈蒿、白草、少花蒺藜草

5

针茅、羊草 、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6

榆树、黄柳、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1)上表和图1分别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
(2)表中常采用样方法获得,若想测算科尔沁沙地各物种种群密度,表中缺少的数据是________。在做样方调查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选择该地区物种密度较大的区域确定采集地1至6
B.在各采集地中随机选取多个样方
C.在各采集地中选取样方的面积大小一致
D.统计各样方物种数量,以数量最多的样方数据作为最终呈现数据
(3)表中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它们的生态习性相似,相互之间属于________关系。
(4)在少花蒺藜草入侵草原生态系统的初始阶段,其种群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型增长模型,随后该地区部分伴生植物数量逐渐减少,这种群落演替为________演替。
(5)为探究少花蒺藜草适应入侵环境的机制,分别比较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少花蒺藜草和狗尾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叶绿素含量(Chl)的差异,如图2所示。

(“**”表示不同植物同一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处理差异不显著性)
①图2的c图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少花蒺藜草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该阶段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
②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干旱等自然因素干扰后,被少花蒺藜草入侵的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之入侵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原因可能是少花蒺藜草入侵导致该地区的________
A.物种丰富度下降
B.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上升
C.其他伴生物种的数量下降
D.种间关系复杂程度上升
③据图2分析,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适应干旱的主要机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A.通过提高POD活性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B.提高CAT活性加速H2O2分解来维持干旱胁迫下植物正常生长
C.延缓光合色素的降解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10 .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调节器。有关人员调查某海域得到能量流动的数据图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图中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____是分解者,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或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J/(m²·a),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__________的次序排列所得。
(3)海洋中的珊瑚虫可以根据环境中温度变化而调节自身体内的酶,以保持正常的代谢状态,温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由此体现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4)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该污染物会沿着________在生物体内聚集,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5)目前,海洋面临着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