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统一的整体,生物和生物之间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营养结构。运用生态技术进行养殖可得到品质高、备受欢迎的绿色产品。根据下图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1)图1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雪兔和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10来自植物,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北极狐种群能量增加120 kJ,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需要植物具备的能量是________kJ。
(2)图2为江苏某地进行生态养殖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将肉鸽养殖、鱼塘养殖、果林种植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
①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这就需要保持鸽种群适宜的________,以维持鸽种群正常的出生率。
②肉鸽摄入的饲料,其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________,其他能量进入粪便。粪便可以进入鱼塘或者回田利用,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③桉树能分泌“杀菌素”和芳香化合物,在鸽舍周边种植桉树林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洗鸽舍的少量废水流入鱼塘后被净化,说明了鱼塘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2 . 某淡水湖因为N、P等无机污染引起了藻类的大量繁殖,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及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拟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湖泊中有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测定_____________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2)图甲显示:5、7月份0.2m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大量养殖可吞食浮游动植物的鱼类,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一方面增加了藻类生存阻力,从而降低了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增加了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复杂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a-i为能量值,①~③为生理过程)。图中分解者获得的g、h中的能量依次来源于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2019-08-30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5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0年高考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______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__________kJ。
2018-12-01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1月18日 《每日一题》 人教版一轮复习-每周一测
4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019-01-30更新 | 4279次组卷 | 27卷引用:考点20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学霸纠错(全国通用)
5 . 下图是科研人员调查的某湖泊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曲线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_时,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微囊藻(一种蓝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时,数量可呈指数增长,但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粉绿狐尾藻,则微囊藻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___________等资源(至少答两项)时存在显著竞争的关系。
(3)根据以上信息,为防止富营养化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至少答两项)。湖泊若不加以保护容易发生富营养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修复后的湖泊不仅能蓄洪防旱,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4)沼虾以绿藻、蓝藻等单细胞藻类为食物。科研小组又对该湖泊中的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藻类同化的能量沼虾摄入藻类中的能量沼虾粪便中的能量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沼虾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50472620

据表分析,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kJ/(cm2·a),从藻类到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2019-06-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预测卷2
6 . 为了提高某地区的生态建设,一研究小组对该地区的一些已建设的生态工程和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了改善河流的水生生态环境,在水面上设置了许多生态浮床,生态浮床就是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甲);为了缓解蝗灾,保护该地区的草地,研究小组调查了几种主要的蝗虫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食取量)的影响(如图乙)。

(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_________;该群落及生存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
(2)生态浮床中种植的植物具有食用、药用、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等功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价值。
(3)请据图分析,生态浮床能够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原因: 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
(4)图乙结果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________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小于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01更新 | 52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31题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2020年高考生物逐题必刷200题(4月)
7 . 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能见到一种基于“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模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把多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有机整合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这与单个生态系统(如鱼塘生态系统)相比,优点是______。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可做为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
(2)输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______;图中塘泥可以为桑树和甘蔗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原因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受到少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废水(含有化肥、农药、普通洗衣粉、石油、高含硫煤炭)污染时,能通过______等方式消除污染,污染严重时可使该鱼塘发生“水华”现象,上述废水中能促使“水华”现象发生的物质是______
2019-05-25更新 | 40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5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0年高考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8 . 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1)和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图2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甲→乙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4)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_保护。
9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图中乙所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___,乙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___________、未利用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碳元素从丙→甲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
(3)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苦草、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4)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这一能力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
10 . 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B.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
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间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