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生态工程控害技术是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耕作习惯来提高生物防控或对害虫的直接控制,包括改变大面积单一耕作模式、减少害虫的迁入量和种群发生数量,以及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
(1)阳光、温度、水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_____________因素。
(2)为解决病虫害问题,有人建议在稻田中投放一定量的水生昆虫。常见本地水生昆虫的食性如下:
类别豆娘螳水蝇摇蚊蕈蚊
食性肉食性食腐或食肉水底有机物或植食性植食性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稻田里蕈蚊属于____________。你认为可以投放的昆虫类别是______________。稻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其自我调节能力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水生昆虫种类非常多,对环境水质和底质污染物敏感性高,是水生生态系统中良好的指示生物,常被用作监测水生生态系统变化。下图是生态工程技术防控区与农民自防区稻田中豆娘在水稻不同发育阶段的数量变化情况:


据图分析,生态工程技术防控区豆娘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而农民自防区豆娘数量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2-05-19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天津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10-11
2 .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B.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
2022-03-29更新 | 795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4(押江苏卷选择题) 全球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的防治-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
3 . 镉(Cd)是土壤中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土壤镉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通过盆栽实验,对利用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进行了研究。
(1)镉在土壤中主要以难溶的Cd(OH)2、CdCO3等沉淀或Cd2+形式存在。Cd2+进入植物体内,会诱导活性氧的产生。植物的抗氧化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可清除活性氧,抵抗镉对植物的毒害。镉可通过_______逐级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2)取未污染农田表层土,加入不同比例的镉,制成不同镉浓度的土壤。将籽粒苋种子点播在土壤中,90天后检测,结果如下图。

① 籽粒苋能够_______,因此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②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
A. 籽粒苋对镉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B. 籽粒苋植株干重变化表明,高浓度的镉抑制籽粒苋生长
C. SOD活性变化表明,100mg/kg的镉毒害小于50mg/kg的镉
D. 低浓度的镉可刺激微生物的繁殖
(3)密旋链霉菌是一种营腐生生活的放线菌。向镉污染土壤中接种1.5g·kg-1的密旋链霉菌菌剂,然后点播籽粒苋种子,90天后检测各项指标,结果如下表。

分组

籽粒苋

土壤

植株镉含量(mg·kg-1

植株干重

(g/株)

SOD活性

(U·g-1

CAT活性

(U·g-1·min-1

总镉含量

(mg·kg-1

Cd2+含量(mg·kg-1

pH

对照组

70.05

15.10

75

2.50

45.83

12.12

6.65

实验组

90.26

22.52

90

2.80

40.62

14.51

6.47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接种密旋链霉菌对籽粒苋修复镉污染土壤具有促进作用。请解释这种促进作用的可能原因(从三方面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适当施加有机肥(鸡粪)可提高密旋链霉菌-籽粒苋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试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提高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请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736次组卷 | 6卷引用:专练21 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3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全国通用)
4 . 湿地是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为无数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同时也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故人们赋予湿地“地球之肾”的美称。下图示某城市潜流型人工湿地基本流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构成_________。微生物种群②为好氧微生物,其溶解氧直接来自维管束植物(如菖蒲、芦苇等)发达的__________
(2)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主要成分,多年生的水生植物,每年可收割一次,可将污水中的________等移出人工湿地系统;湿地中的睡莲、美人蕉等开花植物,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具有的________作用。
(3)湿地中的污水通过基质、植物微生物的_______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请尝试写出湿地与之相应的功能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4)人工湿地主要分为人工潜流湿地系统和表面径流人工湿地系统。从图中可以看出,潜流湿地能使污水得到充分净化。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目前人们广泛选用人工潜流湿地而不选用表面径流人工湿地的原因,是因为表面径流人工湿地易出现__________
2021-05-03更新 | 50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练21 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3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全国通用)
5 . 桑基鱼塘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图1表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图2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的关系,图中母代表相应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塘以养鱼、基以植桑”,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中,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鱼塘捕捞的剩余量一般为K/2的目的是______
(2)据图2分析,桑树到蚕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蚕的次级生产量是______(用图中的字母来表示)。蚕沙养鱼,鱼从蚕的同化量中获得的能量是______
(3)在鱼塘中投放过多蚕沙,会造成水质的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后会恢复,这是因为该鱼塘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糖厂和养猪场进行了污水与废水的处理,属于______的生态工程类型。
2021-05-20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9(押浙江卷非选择题) 生态系统综合-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6 . 目前我国渔业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科研人员搭建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如图1),并通过对该系统中氮、磷收支情况评价人工湿地对池塘尾水净化效果。

注: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由沉淀池、调节池、上下行湿地、预警池和清水池五部分构成。上下行湿地铺设的基质分为两层,上层为直径2~4cm的生物陶粒,下层为直径6~10cm的鹅卵石,其选定的湿地植物为再力花和梭鱼草。
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图3)

据图回答:
(1)我国渔业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域中含氮、磷等物质的含量超标,使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降低,___________稳定性下降。
(2)根据图、表可知,在试验期间流经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后,池塘污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都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并且___________去除率受温度影响较小。
(3)磷元素进入湿地植物细胞后,可以参与构成以下哪些物质的合成(      )
A.磷脂B.DNAC.糖类D.蛋白质E.ATP
2021-05-20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天津卷专用)
7 . 图甲是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是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相关能量值。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没有包含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成分,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2)图甲中绿头鸭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浮游动物与水生昆虫之间通过__________调节机制维持各自数量的相对稳定。由图乙可知,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裸鲤具有较强的净化水质的作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鱼类,保护裸鲤属于保护__________多样性。该湖泊具有净化污水的能力,但排放进大量的污水,会导致其生态平衡被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C.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D.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2021-08-08更新 | 554次组卷 | 6卷引用:考向18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9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1-06-11更新 | 8423次组卷 | 46卷引用:考向17 种群和群落-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10 . 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的指导下,为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人们建立了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并设计了相应的“食物链”,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生态农业中,人们培育并释放作物和果蔬害虫的天敌,用来控制害虫的危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害虫与天敌间的种间关系主要是___________。在自然条件下,天敌的数量会随着害虫数量的变化而波动,这体现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
(2)家禽、家畜和蚯蚓的排泄物、碎屑以及沼气池中的沼渣被称为绿色无污染的农家肥,农家肥能促进果蔬和作物生长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农业生产体系中,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其能将秸秆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据图可知除此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该生态农业体系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作肥料,就能实现__________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