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2020年2月,东非地区发生25年来最严重蝗灾,民众深陷缺粮窘境,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据甲图分析引入鸭后,蝗虫种群K值为N1
B.乙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段呈J型增长,若蝗虫最初有N0只,每天增加3%,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3t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直接导致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2 . 18~19世纪,海獭曾因人类的猎杀导致濒临灭绝,直至海獭毛皮贸易被禁止,数量才逐渐恢复。为研究海獭对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
(1)20世纪末,调查发现A群岛海獭的种群数量在逐渐减少(如图1),这为研究海獭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的影响提供了自然实验。海带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调查了该群岛中海胆的生物量,科研人员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调查结果如图2、3,推测3种生物之间存在的能量流动渠道为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研究者比较存在海獭和缺少海獭的生态系统(如图4),结果显示_______。综合图1~3分析,出现图4所示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科研人员对该海域中海胆和帽贝影响海藻覆盖率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5,据图分析,在该海域生态系统中,帽贝和海胆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该海域的海獭遭受破坏性捕杀一段时间后,帽贝的数量逐渐下降,原因是_______
(4)海洋生态系统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能力。若要让该海域实现可持续发展,你的建议是_______
3 . 下图1表示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因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有害物质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体污染逐渐加重,图1中的1、2、3、4表示不同的调查段。图2表示该河段中3号调查段各营养级的部分生物种类受污染情况。图3表示图2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单位:103kJ/(m2·a)]流动过程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图4代表生态系统恢复后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1)图1受污染的河段中,若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稳态,恢复速度最快的是______号调查段。
(2)该生态系统除图2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图2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a含量沿食物链逐级增加的现象称为______
(3)在4号调查段,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将引发生态系统的______调节,进而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4)图3中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保留1位小数),A流向C的能量中包括自身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______中的能量。
(5)图4中决定AB段变化的种群数量特征主要是______
2022-10-08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6月统测生物试题二
4 .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的与沼泽地类似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在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人工湿地内的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下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湿地的建设应遵循协调原理,即需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B.据图乙可知b为分解者,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由于没有天敌制约,湿地中挺水植物的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D.少量生活污水流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说明湿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2-11-02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5 . 植树造林不但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森林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被中,从而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降低。植树造林是促进碳循环和降低大气CO2浓度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一部分_____,另外一部分用于_____。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_____的特点。
(2)若管理不善导致发生森林火灾,森林也可能成为一种碳排放源。在某地区广泛种植的桉树人工林由于树种单一,易受林火干扰。科研人员以桉树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反映各组分在光合作用中固碳能力的差异)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林火主要干扰了_____(植物)的碳密度,使植被总的碳密度减小了,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影响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_____,但是林火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草本植物的碳密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

   
6 . 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量大,污染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至天然水体易引起富营养化,因此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N、P污染可能导致自然水域蓝藻(蓝细菌)等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______________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藻类生活周期短。藻类大量增生后伴随着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鱼虾等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____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最终超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能力而崩溃。
(2)科研人员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改造,其原理如下图。

①若不给污水处理池甲通入O2,在甲气体出口收集到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若通入足够的O2,则收集到气体中无甲烷成分,由此推测产甲烷菌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检测甲液体中氨态氮的浓度,流出口NH4+的浓度比流入口明显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细菌代谢类型与绿色植物相同,硝化作用是将NH4+-N转化成NO3--N或NO2--N;反硝化细菌和乳酸菌代谢类型相同,反硝化作用是将NO3--N和NO2--N还原成气N2。依据上述信息分析去除有机污染物中N的过程,填写下表(+表示通入O2,-表示不通入O2)。

污水处理装置

通入O2

接种主要微生物

-

产甲烷杆菌

___

___

___

___


(3)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态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河水引入人工实验湿地(见图)。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

①人工湿地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____,具有涵养水源、物种储存、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②通过湿地净化,出水口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湿地中的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A.好氧                    B.放氧                    C.厌氧                    D.兼性厌氧
③人工湿地和生态塘除了具有生态保护、修复的功能,还兼具生态景观游憩休闲功能,实现_______________效益双丰收。
2022-10-02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生物试题
7 . 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1)据图可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的协调。
(3)同一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通常呈负相关,但也有特殊情况,某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很强或很弱,请你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周测(11)生物试题
8 . 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相关过程,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2中的动物对应图1中的_____(用图1中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的循环形式为_____,②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__
(2)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5,则其体重增加30 kg,需消耗草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3)植食性动物能根据植株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因素判断是否进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的功能。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
2022-08-1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某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为____________
(2)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芦苇(挺水植物)的存在一般可以缓解或防止“水华”的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对城市环境的治理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来考虑,首先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要进行_______;其次是减少污染的产出,同时采用各种手段治理污染,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4)发展生态工程,必须对发展的含义有全面的理解,坚持________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022-08-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10 . 草原的退化问题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在放牧条件下,草原植物群落的特征与放牧强度密切相关。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可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若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最终退化或趋同于星毛委陵菜草原群落,星毛委陵菜将成为草原荒漠化或沙化的阻击者。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法和_______法。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包括_______
(2)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原保持健康稳定状态,当草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能够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它具备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调查发现,糙隐子草是牛羊喜食的优质牧草,但放牧时间间隔太长反而不利于糙隐子草的可持续增长,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
(3)研究表明,放养泛化种捕食者(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相对于特化种捕食者(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来说,泛化种捕食通常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__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对羊草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在过度放牧干扰下,__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2023-08-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学业检测(二)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