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由于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大熊猫的生存受到很大威胁,大熊猫国家公园实施了包括土地岭廊道、泥巴山廊道、黄土梁廊道在内的6条大熊猫鹿道建设,促进打通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廊道建设打通大熊猫局域种群使某些基因频率改变
B.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面积增大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栖息地碎片化造成近亲繁殖可能降低适应能力
D.大熊猫廊道建设增加了熊猫的种群个数
2 . 分布于碎片化生境中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个体数量极少,一般都已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数量。若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这些极小种群植物将在当地消失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
B.若是长时间不可逆环境退化导致某种植物出现极小种群则应采取易地保护
C.若建立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D.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3 . 生态足迹理论将生态承载力(单位:10-2hm2)和生态足迹(单位:10-2hm2)相比较,得到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用于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得某省4市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城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
1206.7331.81
2177.64131.83
329.3343.05
2586.9878.41
注:万元GDP生态足迹是指产生一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通常用来反映资源的利用效益。
A.4市均出现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B.乙市万元GDP生态足迹最大,资源的利用效益最高
C.丙市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大,区域提供资源能力最强
D.丁市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最大
4 .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保护生态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多省份多地区发展的重要策略。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西部开发计划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变化,重点关注草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改变。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问题:

(1)建立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这类人工生态系统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而且在较短的食物链中,___________(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大幅提高。
(2)蚕粪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猪、鱼、羊的理想饲料。某种鱼专以蚕粪为食,假设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2.4×106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多有___________kJ被这种鱼所同化。
(3)该人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产品主要有___________。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
(4)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5)“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西部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提高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5 . 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核污水排入海洋,因核污水中含大量放射性核元素而引发全球关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核污水入海会污染海洋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B.放射性核元素易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C.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后可能会被生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导致生物富集现象
D.核污水进入海洋后,由于海洋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6 . 目前惠州市正在打造一批森林公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人们在森林中游憩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森林中阔叶林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均最大,因此只需对阔叶林进行保护
D.森林的光合作用能够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释放氧气,减轻空气污染
7 . 垃圾分类有利于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如图为分类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流程设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压榨出的油水混合物可再加工,生产出多种产品
B.添加的木屑有利于堆肥体通气,还可作为某些微生物的碳源
C.X中需要添加合适的菌种,才能产生沼气
D.为保证堆肥体中微生物的活性,不宜对堆肥体进行翻动
8 . 研究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对合理利用草原和防止荒漠化具有重要意义。下表为某高寒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放牧强度物种数生产力(t·hm-2土壤有机碳含量(g·m-3
150.858472
轻度231.109693
中度150.709388
重度60.457815
A.中度放牧和无放牧下生产力不同,可能是物种组成不同所致
B.重度放牧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是分解者的分解过程加快所致
C.放牧可能导致群落优势种改变且重度放牧下的优势种更加耐旱
D.适度放牧是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措施
9 . 长江江豚被誉为“微笑天使”,一般情况下雌性江豚每两年繁殖一胎,它是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具有重要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某研究小组为进行长江中下游干流江豚岸线栖息地质量评估,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江豚会捕食鲈鱼、鲚鱼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江豚属于______________。若要研究江豚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两方面)。
(2)该研究小组将所有环境信息按照环境功能类群合并为3类岸线进行分析,将自然泥质或沙质岸线和自然岩石质岸线合并为自然岸线;自然岸线+抛石护坡和自然岸线+水泥护坡合并为半自然岸线;而水泥护坡、抛石护坡和水泥+抛石护坡合并为固化岸线。通过调查,发现江豚对不同岸线类型的偏好结果如图所示。
       
对江豚在不同岸线类型中出现的频数分布比较分析,发现水泥护坡、抛石护坡可能会使江豚种群数量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造成此影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江豚往往捕食个体数最多的鲈鱼,而对个体数量较少的鲚鱼涉猎较少。请分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4)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最为有效的保护长江豚类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10 . 线性基础设施(公路和铁路)建设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但也可能带来环境风险。这些基础设施会打破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自然连接,造成许多物种的生境碎片化。生境片断化间隔距离过大,其灭绝的概率有所增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关系
B.对生物最有效的保护就是根据碎片化生境的大小来建立自然保护区
C.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生物,该生物没有价值
D.加强线性基础设施建设不会引起种群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变小和某些物种灭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