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长江的鱼类资源正处于全面衰退的边缘,长江白鲟没能活到2020年,白鳍豚已被宣告功能性灭绝,江豚种群数量已少于大熊猫,鱼类的天然捕捞量正逐年递减,对上述状况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珍稀濒危动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B.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
C.过度、非法捕捞和水体污染是导致长江鱼类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
D.适度捕捞、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控制好水体污染等举措是应对上述危机的重要对策
2024-05-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生态伦理思想,如“天人合一”的生存主张、“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唯一正确选择
B.在群落演替进程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能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濒危动植物进行迁地保护符合“天人合一”的生存主张
D.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保护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3 . 2023年4月25日,在湖北荆州,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回到了长江的怀抱。这是中国迁地保护的江豚首次放归长江,也是人类首次实现迁地保护濒危水生哺乳动物的野化放归。这标志着我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初步形成闭环,对于长江江豚保护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极大彰显了“长江大保护”的成就,彰显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智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江豚依靠声纳信号回声定位,这种信号属于物理信息
B.为研究野生江豚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要调查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C.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将受保护的物种再迁入原栖息地,恢复其野生种群
D.经迁地保护的江豚回归长江后,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量增加
4 . 由于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大熊猫的生存受到很大威胁,大熊猫国家公园实施了包括土地岭廊道、泥巴山廊道、黄土梁廊道在内的6条大熊猫鹿道建设,促进打通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廊道建设打通大熊猫局域种群使某些基因频率改变
B.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面积增大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栖息地碎片化造成近亲繁殖可能降低适应能力
D.大熊猫廊道建设增加了熊猫的种群个数
5 . 分布于碎片化生境中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个体数量极少,一般都已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数量。若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这些极小种群植物将在当地消失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
B.若是长时间不可逆环境退化导致某种植物出现极小种群则应采取易地保护
C.若建立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D.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6 . 生态足迹理论将生态承载力(单位:10-2hm2)和生态足迹(单位:10-2hm2)相比较,得到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用于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得某省4市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城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
1206.7331.81
2177.64131.83
329.3343.05
2586.9878.41
注:万元GDP生态足迹是指产生一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通常用来反映资源的利用效益。
A.4市均出现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B.乙市万元GDP生态足迹最大,资源的利用效益最高
C.丙市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大,区域提供资源能力最强
D.丁市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最大
7 . 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核污水排入海洋,因核污水中含大量放射性核元素而引发全球关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核污水入海会污染海洋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B.放射性核元素易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C.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后可能会被生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导致生物富集现象
D.核污水进入海洋后,由于海洋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8 . 目前惠州市正在打造一批森林公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人们在森林中游憩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森林中阔叶林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均最大,因此只需对阔叶林进行保护
D.森林的光合作用能够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释放氧气,减轻空气污染
9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生态足迹总量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盈余增加
B.全球的生态赤字持续扩大,会不断加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类自身发展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D.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
10 . 垃圾分类有利于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如图为分类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流程设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压榨出的油水混合物可再加工,生产出多种产品
B.添加的木屑有利于堆肥体通气,还可作为某些微生物的碳源
C.X中需要添加合适的菌种,才能产生沼气
D.为保证堆肥体中微生物的活性,不宜对堆肥体进行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