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2 道试题
1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于云南昆明召开,这与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密不可分,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滇池周围的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供人休闲游乐,这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
B.易地保护就是将各种濒危的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进行保护
C.自养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可以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从而缓解环境温室效应
D.餐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等均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2024-05-1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2 . 野生猕猴桃原产于陕西秦岭山区,如今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区,但由于生境碎片化等原因,野生猕猴桃数量正在急剧减少。我国有着悠久的猕猴桃食用历史,经长期培育,现有刺毛、金阳、怡香等多个著名的猕猴桃栽培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境碎片化可提高野生猕猴桃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增大野生猕猴桃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人工选择使野生猕猴桃发生定向变异,逐渐形成多个著名的栽培品种
D.比较不同地区野生猕猴桃的形态结构,可作为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
3 . 微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为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既能有性生殖,又能无性生殖,扩散极为迅速。研究人员对某地微甘菊入侵状况的调查发现,在入侵地,微甘菊成片、成团或成簇生长,覆盖其他植物,使其他植物死亡,形成以微甘菊为单一优势种的群落。入侵植物可通过类似图示的两种途径再入侵地生态系统占据优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甘菊在入侵初期通过有性生殖迅速提高种群数量
B.若途径I中的初级消费者一定更偏好取食本地植物
C.途径Ⅱ中微甘菊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原群落不完全相同
D.各地动物群落的不同不会影响微甘菊实际的入侵途径
2024-05-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生物试卷
4 . 中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其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人类在丹顶鹤栖息地分布点及周围的活动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调查结果显示,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1991~1999年均值为873只,2000~2015年均值为642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栖息地碎片化增加了丹顶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B.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正反馈为基础
C.丹顶鹤的迁徙行为体现了群落具有时间结构
D.为保护丹顶鹤,保护区内应禁止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
2024-05-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调查,长江中华鲟自2017年以来连续6年未发现自然繁殖现象。当地政府和群众为缓解中华鲟生存危机进行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修复中华鲟的产卵场B.严禁休渔期捕捞中华鲟
C.放生非本地的水生动物D.提高中华鲟的养殖技术
2024-05-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自2018年实施十年禁渔以来,长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2023年4月25日,湖北新螺段和天鹅洲两个白暨豚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将易地保护的江豚首次放归的活动。下列关于濒危动物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长江需要永久禁渔以便给濒危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C.建立精子库和进行人工授精都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举措
D.将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江豚放归,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2024-05-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列词句所描述的生物学现象,能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①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③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 2021年10月,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人员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做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植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9 .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中国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面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促进基因流动、协同进化等直接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B.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C.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恢复湿地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循环原理的体现
2024-05-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10 . 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十大报告中这样说: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
B.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不足
C.“桑基鱼塘”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协调、自生等原理,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D.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身体力行、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4-05-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