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若长期使用杀虫剂S(一种有机磷农药)可造成其在土壤中严重残留,而木霉能有效将其降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加入杀虫剂S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加以分离木霉
B.配制培养基时需满足木霉对pH的需求,应在灭菌前调节pH
C.设置空白培养基,观察其上是否产生菌落以判别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D.角血细胞计数板对木霉直接计数,计算值一般会比实际值偏小
2 . 《本草纲目》记载,“蝉花可治疗惊痫,夜啼心悸,功同蝉蜕”。蝉花是蝉拟青霉寄生于蝉若虫后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内含虫草多糖、甘露醇及必需氨基酸等成分。为提高产量,研究人员拟从天然蝉花中分离纯化蝉拟青霉菌株进行人工培养。请回答问题:
(1)制备培养基:
①该实验选择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配方如下: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2g、MgSO40.5g、琼脂20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自然pH。该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至少写出2种)等营养成分。
②为了便于筛选蝉拟青霉菌株,培养基中还应加入青霉素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按培养基功能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是_____
③倒平板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
(2)蝉拟青霉的分离纯化:取新鲜蝉花,挑取虫体胸腔中的少量菌丝采用_____法接种至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3)发酵生产:发酵生产中常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下表为发酵菌丝体和天然蝉花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的测定结果,据表判断_____(填“能”或“不能”)用发酵菌丝体替代天然蝉花,判断的理由是_____
项目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水分(%)虫草多糖(mg/g)甘露醇(mg/g)
发酵菌丝体25.387.728.327.878.9233.278.9
天然蝉花19.658.413.127.849.8128.553.6
3 . 羽毛主要由角蛋白构成。其富含多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含量极高,是一种优质蛋白源。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中角蛋白的细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实验时,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
(2)②所使用的培养基是以_____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
(3)与②所用的培养基相比,甲培养基还需要加入的成分是_____。在甲培养基上可以获得纯培养物,此实验中的纯培养物是______
2024-04-03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学业检测生物试题
4 . 下图所示为分离某种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不同稀释倍数的土壤稀释液各0.1mL,分别涂布于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尿素固体培养基上,其中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是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将实验组和对照组37℃恒温培养24~48h,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时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倒置,原因是__________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但只有该实验用的__________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有偏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
(3)鉴别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尿素分解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有尿素分解菌存在,则培养基中该菌落的周围会出现红色。现发现有些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没有变化,试分析这些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4-04-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民勤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青霉素是青霉菌的代谢产物。如图为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的部分流程,冷冻干燥孢子指在极低温度(零下70℃左右)、真空干燥状态下保藏的菌种。米孢子是生长在小米或大米培养基上的孢子。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可以判断青霉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B.配制的平板培养基中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物质
C.①过程属于选育菌种,②过程属于发酵工程中的扩大培养阶段
D.发酵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
2024-04-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民勤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6 . 某种细菌的培养和分离过程示意图如下。图①~③表示实验过程,A1、B1、B2和B3代表平板,a1、a2、b1、b2和b3代表菌落,B1~B3中添加了适宜浓度的青霉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操作前不需要打开超净台上的紫外灯灭菌
B.平板接种细菌后,可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C.原始菌株的①扩大培养应选用液体培养基
D.依图示结果,说明b1、b2、b3具备抗青霉素的特性
2024-04-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民勤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7 . 淀粉酶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用加有可溶性淀粉的平板筛选淀粉酶产生菌株,发现培养基上长出甲、乙菌落,碘染后发现乙菌落周围有透明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将微生物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操作
B.碘染后乙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乙菌落含有分解淀粉的目标菌
C.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目标菌
D.早菌落碘染后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的根本原因是甲菌不含淀粉酶合成基因
2024-04-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民勤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8 . 酸奶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现对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筛选、分离,步骤如下:
牛奶→酸奶→稀释10倍→涂布MRS琼脂培养基→36±1℃、厌氧下培养→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MRS琼脂平板→菌种鉴定→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菌种保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前需对牛奶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消毒
B.将菌种接种至MRS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扩大培养,增加菌种数目
C.涂布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D.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9 . 为加速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原位还田的腐化过程,研究人员以冻牛粪为材料筛选出耐低温(10℃)的纤维素降解菌。已知刚果红染料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初筛菌种前,要利用固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扩大培养目标菌种
B.应选择菌落直径与周围透明圈直径比值大的菌落进行纯化
C.用于筛选的培养基是加入刚果红染料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选用冻牛粪为材料与其富含纤维素及含耐低温微生物有关
10 . 对厨余垃圾正确分类是减少细菌滋生污染环境的重要保障。某研究小组从一餐厨垃圾处理厂分离了能高效降解淀粉、脂肪等的细菌菌株并进行扩大培养和筛选,部分操作流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1)研究小组从餐厨垃圾处理厂分离出目的菌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采取_____________方式进行灭菌;倒平板时,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若以上流程图是筛选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的培养基,则应___________(加入/不加入)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能源物质。鉴别降解脂肪的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可以加入___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
(4)进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与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菌落甲和乙周围的深色表示蓝色,白色表示无蓝色,请你说明该现象的名称及其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