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热环境主要包括陆地热泉和深海热液喷口,高温是限制生命存在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环境中同时生存着好氧菌和厌氧菌。下列关于分离高温环境中微生物的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增加热泉样品中耐热微生物的数量可在振荡条件下进行培养
B.宜利用琼脂固体培养基分离耐热微生物,分离过程中逐渐提高分离温度
C.热泉样品经过低温保存后,生物多样性可能下降,分离的类群可能减少
D.利用单一培养基和单一培养条件即可分离出热泉样品中的所有菌群
2 . 土壤对磷有强烈的吸附固定作用,导致土壤中施入的磷肥都变成难溶的无效磷沉积在土壤中,解磷菌能将土壤中的难溶态磷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状态,对于提高土壤磷元素的有效利用具有促进作用。某研究小组对某地区土壤微生物的筛选,欲获得具有稳定解磷能力的解磷菌并大量培养,其部分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长期大量使用磷肥,除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作物产量外,对生态环境还可能具有的不良影响是____________
(2)为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需将配置好的解磷菌固体培养基进行灭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待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旁倒平板,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_______________法纯化解磷菌种,使得生长出单个菌落,从中获得了3株具有稳定解磷能力的解磷菌种P1、P2和P3,分辨三种菌落特征包括观察菌落的形态和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种)。
(4)下图为研究小组采用水解圈法对分离出的三种解磷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检测,以解磷圈大小(D)与菌圈大小(d)的比值确定解磷菌的解磷效果,其结果如图所示。

三种菌的解磷效果关系为_______________,使用单一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应选用_______________菌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菌种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为探究最佳解磷效果,研究小组研究了不同pH及不同菌种复合使用条件下解磷菌的解磷效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不同pH条件下3种解磷菌的解磷效果             不同菌种混合后的解磷效果
请从pH影响解磷效果角度分析P1和P3复合使用效果优于P1和P2复合使用效果的依据是_________
2021-10-21更新 | 6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6)
3 . 我国传统的果蔬发酵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如四川泡菜、东北酸菜、西北浆水和南方腌菜等。科学工作者将益生菌发酵技术引入果蔬食品精深加工领域,利用乳酸菌发酵果蔬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果酒发酵过程中,果浆糖类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发酵过程中,若要检测发酵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传统泡菜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________的用量。运用生物技术发酵时,除了给乳酸菌提供主要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以满足其特殊营养的需求。
(3)选育出合格的菌种是果蔬发酵研究的前提,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从陈年泡菜液中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要对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纯化乳酸菌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能溶解碳酸钙。可根据________来筛选产乳酸能力强的菌株进行果蔬发酵。
2022-04-22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三轮冲刺卷0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
4 .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多种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AFB1、AFB2、AFG1等多种衍生物。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强,具有抑制免疫、诱导突变和致癌的作用,香豆素是黄曲霉毒素的结构类似物。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去除法是利用微生物分泌的酶降解黄曲霉毒素,产生低毒或无毒的降解产物。研究人员为筛选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菌株,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富集培养基和初筛平板培养基,常用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富集培养基的成分:香豆素0.1%、(NH42SO4 0.5%、NaC1 0.85%、pH7.0;初筛平板培养基的成分:香豆素0.1%、(NH42SO40.5%、KH2PO40.25%、MgSO40.1%、Na2HPO4·12H2O 0.05%、CaCl2 0.01%、琼脂2%、pH6.5。香豆素可用于筛选目的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筛平板培养基中无机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霉烂的花生壳、动物粪便中取样,稀释后将菌悬液加入到富集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富集培养三次。将富集培养的菌液用_______________法接种到初筛平板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后,挑选_________的菌体进行纯化培养。
(3)经多轮筛选后获得H菌株。摇瓶培养H菌株一段时间后取5mL发酵液进行离心,取950μL离心上清液加入5μL一定浓度的AFB1液,控制AFB,的终浓度1μg/mL。反应24h后经萃取、溶解、过滤后检测残余AFB1的含量。该实验还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加入等量的AFB1液作为空白对照。该步骤用于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4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三轮冲刺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得到了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来自于培养基中的_____,该培养基使用前要用_____(方法)灭菌。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填“增加”或“减少”)的菌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目的是_____
(4)为了计数目的菌的数量,一位同学在4个培养基平板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菌液0.1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55、160、176、149个,则每毫升原菌液中上述目的菌的数量约为_____。该结果会比实际结果偏小,原因是_____
(5)将目的菌制成用于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环保生物菌剂时,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至少答出两点)
6 .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是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土壤中含大量微生物,其中就有尿素分解菌。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该类细菌,并进行后续培养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称取土壤、梯度稀释、接种微生物需要在火焰旁进行,其目的是______
(2)该兴趣小组设计了A、B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琼脂酚红溶液
培养基A++++++
培养基B+++-++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分析,两种培养基的碳源是______;培养基B可用于增菌培养,不能用于分离纯化,原因是______。接种的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尿素分解菌,可通过观察______进行初步鉴定。
(3)加入培养基的无机盐含有KH2PO4及Na2HPO4,其作用是____________。配置好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______
(4)若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共画了4个区域,则至少需要______次灼烧接种环。
(5)若想要长期保存优质菌种,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7 . 土壤对磷有强烈的吸附固定作用,导致土壤中施入的磷肥都变成难溶的无效磷沉积在土壤中,解磷菌能将土壤中的难溶态磷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状态,对于提高土壤磷元素的有效利用具有促进作用。某研究小组对某地区土壤微生物的筛选,欲获得具有稳定解磷能力的解磷菌并大量培养,其部分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长期大量使用磷肥,除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作物产量外,对生态环境还可能具有的不良影响是_____
(2)为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需将配置好的解磷菌固体培养基进行灭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待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旁倒平板,倒平板的目的是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_____法纯化解磷菌种,使得生长出单个菌落,从中获得了3 株具有稳定解磷能力的解磷菌种 P1、P2和 P3,分辨三种菌落特征包括观察菌落的形态和_____等(至少写出两种)。
(4)下图为研究小组采用水解圈法对分离出的三种解磷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检测,以解磷圈大小(D)与菌圈大小(d)的比值确定解磷菌的解磷效果,其结果如图所示。

三种菌的解磷效果关系为_____,使用单一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应选用_____菌种,理由是_____
(5)不同菌种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为探究最佳解磷效果,研究小组研究了不同pH值及不同菌种复合使用条件下解磷菌的解磷效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从pH值影响解磷效果角度分析P1和P3复合使用效果优于P1和P2复合使用效果的依据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