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如图甲、乙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图丙是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平板划线法,图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针和接种环
C.图丙是采用图乙所示方法得到的结果
D.两种方法的接种操作都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因为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
2 . 科研工作者从塑料瓶回收点附近的土壤中发现了能降解塑料的细菌,研究发现这种细菌含有能够分解塑料的酶,该细菌通过分解塑料获得碳源和能量。图27是从土壤中筛选该细菌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利用的培养基需用________法进行灭菌,无菌技术处理除了防止实验室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细菌培养基最好选用_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或“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图中的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为唯一碳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高效利用这种酶,可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该细菌细胞,操作过程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2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七)理综生物试题
11-12高二·四川遂宁·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必须在火焰上进行
C.最可能得到所需菌落的区域是1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2020-07-08更新 | 17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2014学年云南开远第四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4 . 鞣质(Tannins)又称单宁,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具有止血、杀菌等作用,是常见的中药成分。它不溶于氯仿、苯、无水乙醚与石油醚,易溶于醋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树皮中提取鞣质时常选用萃取法,用此法提取鞣质时,应对原料进行_______________处理。萃取液的浓缩一般选用_______装置,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是_________
(2)某科研小组探究了鞣质对自然界中生存环境条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细菌的杀伤能力。实验步骤简述如下:
a:制备含有适量鞣质的完全培养基和不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
b: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细菌接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1的培养基上,对照组2不接种;
c: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大小。
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中用的培养皿等玻璃器材,一般选用的灭菌方法为__________,采用该灭菌方法灭菌的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品。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乙细菌对鞣质具有非常强的抵抗能力,请写出乙细菌具有抗鞣质能力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鞣质对甲细菌的杀伤能力强于丙,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4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9、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灭菌。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表示的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能够得到单菌落的是图示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5)图B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如果B的菌种是某细菌,则一般稀释倍数为________倍。
6 . 为检测某品牌酸奶中乳酸杆菌数量,检验人员进行了如图28所示实验。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图中的培养基时,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接种后应在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培养。
(3)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灭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还要设置未接种的对照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各取0.1mL已稀释105倍的酸奶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克样品中的乳酸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
(5)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7 .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每毫升水样中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个,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本地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和是否有大肠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I、琼脂、H20)和伊红美蓝培养基(成分:蛋白胨、NaCl、琼脂、乳糖、伊红、美蓝、H2O),灭菌。
②取水样。     
③先测定甲项指标:用灭菌吸管吸取ImL水样,涂布到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置于37 ℃培养24h后进行菌落计数。另设一个不加水样的空白对照组。
④用滤膜法测定乙项指标,装置和操作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取水样前应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灼烧3min,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测定的指标甲是__。水样涂布前无需稀释,理由是____
(3)步骤④测定乙项指标,主要观察滤膜上是否会出现 ___色菌落。配制伊红美蓝培养基时,先用蛋白胨、NaCl、琼脂配制基础培养基,在l00kPa、121℃条件下灭菌后,冷却至60C左右,再加入经70kPa、115℃条件下灭菌的乳糖、伊红、美蓝水溶液,后者灭菌条件不同的原因是____
(4)兴趣小组认为合格的自来水中细菌数量很少,担心检测不到,因而将取得的水样先加入到无琼脂的营养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稀释涂布平板计数。这样操作获得的数据___ (填“可信”或“不可信”).理由是____
8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与苹果酒和苹果醋制作相关的问题:
(1)制作苹果酒过程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难以存活,是因为发酵液中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

(2)图30所示装置的充气口在制作苹果酒过程中,应该______,在制作苹果醋的过程中,应该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应如何控制温度: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苹果醋的过程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图31所示操作是利用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 (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5)分离纯化获得菌种后,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长期保存菌种。
2017-04-13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六)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9 . 牛奶是微生物培养的良好培养基,牛奶在饮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 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 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图中的________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菌落具有____________特征的可以认定为大肠杆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