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脱毒苗和高产细胞系的获得都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图中获得脱毒苗和高产细胞系所用的培养基中都需添加适量的琼脂
C.为防止杂菌污染,从接种外植体到生成脱毒苗尽量在同一个培养瓶内完成
D.外植体经酒精和次氯酸钠处理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可降低两者对外植体的伤害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 . 甲植物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乙植物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某研究小组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相关研究,基本过程包括获取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细胞、杂种植株再生和鉴定,最终获得高产耐盐碱再生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研究目标,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前,应检验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是否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为了便于观察细胞融合的状况,通常用不同颜色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若甲植物原生质体采用幼苗的根为外植体,则乙植物可用幼苗的_________为外植体。
(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果胶,在获取原生质体时,常采用相应的酶进行去壁处理。在原生质体融合前,需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分别使甲原生质体和乙原生质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失活。对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用计数,确定原生质体密度。两种原生质体1:1混合后,通过添加适宜浓度的PEG进行融合;一定时间后,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融合原生质体悬浮液和液态的琼脂糖混合,在凝固前倒入培养皿,融合原生质体分散固定在平板中,并独立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同一块愈伤组织所有细胞源于_________。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的理由是哪几项? _________ (A.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B.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C.培养基含有抑制物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分裂D.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
(4)愈伤组织经___________________可形成胚状体或芽。胚状体能长出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发育形成再生植株。
2024-04-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超低温冷冻脱毒法是先用超低温对细胞进行选择性破坏,再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植株的方法。以马铃薯茎尖为材料,采用超低温冷冻脱毒法可获得脱毒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茎尖能够获得脱毒苗的原因是植物顶端分生区病毒极少或无病毒
B.经超低温冷冻脱毒培养的马铃薯比未脱毒的马铃薯抗病毒能力更强
C.该技术利用了茎尖分生组织无成熟液泡不易形成冰晶的特性
D.超低温处理使大多数细胞都受到了损伤而死亡,存活下来的仅有生长点的分生组织细胞
2024-01-0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一)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如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从④到⑤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_________(细胞器)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最多含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_____倍体植株。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处理。
(二)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人类消耗了大量的一次性口罩,这些口罩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某科研人员欲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主要成分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聚丙烯纤维)的细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5)筛选目的菌的培养基应以______为唯一碳源。
(6)图中“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
(7)已知目的菌分解聚丙烯纤维需要多种酶的共同参与,如果用凝胶色谱法分离其中的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酶移动速度______。目的菌比酶分子大得多,工厂化降解聚丙烯纤维时,通常采用______法来固定目的菌。影响目的菌降解聚丙烯纤维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以及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两点即可)。
(8)若在3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0.1mL,培养一段时间,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推测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为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3-12-23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检测生物试题
10-11高二下·山西吕梁·期中
5 . 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 )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基因治疗目前正处在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2012-07-23更新 | 859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周考生物试题
14-15高三上·浙江台州·阶段练习
6 . 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具有很多的优越性,下列有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克隆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性状的家畜
B.现代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迅速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
C.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迅速使新品种形成群落
D.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016-11-26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生物卷
7 .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如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的,该方法称为____________。此过程中所使用的酶是____________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需先再导入用氯化钙处理的_________ 。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
(3)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过程________属于脱分化,过程________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科学家将植物细胞培养到________,包上人工种皮,制成了神奇的人工种子,以便更好地大面积推广培养。
(5)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有关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
B.细菌的基因只存在于质粒上
C.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外的细胞溶胶中
D.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之一
2016-11-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浙江省三市部分学校高二下第十次联考生物卷
8 . 以下关于卵细胞在生物技术应用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在克隆动物时充当细胞核的受体
B.可以用于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C.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D.二倍体植物的卵细胞通过组织培养直接形成可育试管苗
2013-11-25更新 | 4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13-14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9 . 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将02转化成H2O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下图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新品种的获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能将抗逆性状遗传给子代
B.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均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就可以完成
C.SOD可能为02转化成H2O2的过程提供了能量
D.在该育种过程中根据基因型的不同进行了人工选择
2013-11-28更新 | 9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浙江东阳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