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跨越不同种植物之间生殖隔离的屏障,培育出新的作物类型,也可以让不同种动物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集不同细胞的优势于一身的动物细胞。下图表示两种生物细胞融合的示意图。

(1)若A、B分别为海难止常生长的大米草和抗稻瘟病水稻的原生质体,目的是培育在盐碱地正常生长且抗稻瘟病的大米草-水稻。诱导A、B细胞融合的化学方法有PEG融合法、___________法等,由D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_,筛选出杂种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抗癌药物,传统方法不仅产量低还会严重破坏这一濒危物种。若A为红豆杉细胞,在离体条件下将其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制成细胞悬液使其增殖的技术叫___________,获得的紫杉醇属于___________代谢物。
(3)若A、B分别为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要想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D细胞,需对选择培养的融合细胞进行___________的多次筛选。最终筛选的D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具有___________的优点。但小鼠的单克隆抗体会使人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它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请利用蛋白质工程设计降低小鼠单克隆抗体在人体上产生的免疫反应,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
2022-05-0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A)
2 . 水母雪莲属于我国传统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粗毛豚草素。因临床上需求量大,但自然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因此,利用雪莲细胞大量培养技术获得粗毛豚草素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毛豚草素属于水母雪莲的_______代谢物,这类有机化合物,在植物_______方面发挥作用。利用植物细胞工厂化生产该有效成分,其优点是_______
(2)研究表明不同光质对水母雪莲愈伤组织生长、转化有效成分的中间物质和粗毛豚草素的形成有影响,研究结果如图: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由图可知______对愈伤组织中中间物质合成的促进作用最强;而______条件下的中间物质含量最低。
②在_______条件下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而_______条件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无明显作用。
③有人提出,“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越大,生产的有效成分越多”。请你据图判断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
(3)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023-06-0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3 . 小麦(6n=42,异源六倍体)赤霉病是由赤霉菌侵染引起的小麦病害,具有全球性,可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危害的重要途径。科研人员采用诱导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花药离体培养、小麦与玉米杂交培育单倍体等方法在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称作无性系变异,利用此阶段的材料诱导突变体的原因是_______,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诱变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突变。为确定获得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是否具有赤霉病抗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赤霉菌侵染小麦后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是一类______(填“大分子”或“小分子”)有机物。研究发现,DON是赤霉菌在小麦组织中扩展的必需物质,且DON浓度越高,赤霉菌的扩展速度越快。某实验小组欲以不能产生DON的赤霉菌为材料进行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则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应为__________
(3)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已经成功用于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由于小麦的单倍体植株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且__________,可以表现出染色体上特定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通过______,可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具有赤霉病抗性的个体。
(4)研究发现,小麦与玉米(2n=20)杂交后,在最初的3次细胞分裂中,来自玉米花粉的染色体被逐渐排除,则这3次细胞分裂所产生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范围是_______;由此可获得小麦单倍体胚,小麦单倍体胚经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在培养过程中,从激素的角度分析,培养基中______等可直接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小麦单倍体胚能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2024-05-0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名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萝卜硫素具有抗炎、抗癌等生理功能,由黑芥子酶(Myr)水解前体物质萝卜硫苷形成。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高产萝卜硫素的萝卜品种。具体过程如图,其中I~VI表示过程。
   
(1)图中涉及到基因工程的过程有___;属于细胞工程的过程有___(编号选填)。
①Ⅰ②Ⅱ③Ⅲ④Ⅳ⑤Ⅴ⑥Ⅵ
(2)图中A、B、C、D、E为5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及其酶切位点,宜选用的酶是___
(3)上述途径获得的高产萝卜硫素新品种要实现稳定遗传,最可行的操作是___。
A.植物组织培养B.与其他品种杂交
C.进行自花传粉D.花药离体培养
2024-04-0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5 . 虾青素可由β-胡萝卜素在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R-B)的作用下转化而来,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保护心血管等功能,杜氏盐藻是单细胞浮游植物,生长快,易培养,能大量合成β-胡萝卜素,科研人员将BKT基因和CRTR-B 基因导入杜氏盐藻,构建杜氏盐藻细胞工厂高效生产虾青素。

(1)获取目的基因: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重要来源,提取雨生红球藻的总 DNA为_____, 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 BKT基因和CRTR-B 基因,此过程需要_____酶的催化。
(2)构建转化载体:“无缝克隆法”是构建重组质粒的新方法,指利用同源重组酶将末端具有 一致同源序列的线性化载体和目的基因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图1表示利用“无缝克隆法”向质粒中插入抗除草剂基因的基本过程。
I.PCR获取抗除草剂基因过程中,为确保基因两端具有所需同源序列,需在引物的_____端添加对应的同源序列 。若要确保抗除草剂基因能够从重组质粒中切除,还 需要在基因两侧加入限制酶识别序列,则所需引物(5一3)的序列应为:_____
A.同源序列十特异性扩增引物序列十限制酶识别序列
B.同源序列十限制酶识别序列十特异性扩增引物序列
C.特异性扩增引物序列十限制酶识别序列十同源序列
Ⅱ.科研人员利用“无缝克隆法" 同时将 BKT基因和CRTR-B 基因插入质粒,形成的重 组质粒对应部位如图2所示,推测此过程扩增 BKT基因所用的引物为_____; 扩 增CRTR-B基因所用的引物为_____
Ⅲ.最终形成的重组质粒如图3所示,其中atpA启动子和 psbA启动子均为杜氏盐藻叶 绿体启动子,选用内源性启动子的目的是_____
Ⅳ.与传统的酶切法构建重组质粒相比,“无缝克隆法"具备的优势有_____
(3)准备受体细胞:选取初始杜氏盐藻涂布到杜氏盐藻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单藻落到杜氏盐藻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期间可取藻液滴入_____,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两次培养的目的分别为__________
(4)目的基因导入及相关检测:采用基因枪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用含 _____的培养基筛选已转化的杜氏盐藻,通过相关技术检测是否成功表达_____
(5)叶绿体转化是植物基因工程的新热点,叶绿体的诸多特点为叶绿体转化提供优势,如叶 绿体基因组小,功能清晰,使基因操作方便;叶绿体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一个植物细 胞可含有多个叶绿体,每个叶绿体中含有多个基因组,可大大提高_____;另外,叶绿体基因位于细胞质中,可有效避免_____
6 . 野生二倍体草莓病毒感染严重,产量低下,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脱毒率可达100%。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获取的草莓花药用酒精进行短时表面消毒后应立即用无菌水清洗
B.花药不用经过脱分化阶段,直接可以分化为单倍体植株
C.与有性繁殖相比,自然界中进行无性繁殖的野生草莓感染的病毒更容易传给后代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辐射诱变产生的隐性突变经染色体加倍后更容易显现
2021-06-13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监测联合调考生物试题
7 . 近年来,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发展较快,其中植物原生质体及其融合技术作为一个研究分支也日益受到关注。非对称融合是在原生质体融合前,有意识地用射线对一亲本的原生质体进行照射,再和另一亲本原生质体融合,这样可以得到只转移部分基因的杂种,提高育性,缩短育种时间。某实验小组欲利用非对称融合将薇甘菊与玫瑰茄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获得杂种愈伤组织,以期得到同时具有两者优良性状的杂种细胞系。回答下列问题:
(1)非对称融合技术虽然有其随机性的缺陷,但由于可转移部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组以及______________,因而使可利用的基因资源十分广泛,因此杂交后融合基因所表达的性状变化几率也比较大。
(2)薇甘菊与玫瑰茄细胞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脱壁后,薇甘菊原生质体经紫外线灭活预处理,然后调整使其具有一定密度,将两者按等体积混合进行融合。原生质体细胞膜紧密接触是融合的前提,通常在融合剂中加入CaCl2·2H2O、甘露醇等物质,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薇甘菊与玫瑰茄的原生质体进行非对称融合,在原生质体融合前,用射线对供体亲本的原生质体进行照射,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和另一受体亲本原生质体融合。非对称融合得到的不对称杂种含有受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全部”或“部分”)遗传物质。
(4)薇甘菊与玫瑰茄的融合体再生细胞完成第一次分裂,需在加入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甘露醇的原生质体培养基中培养,以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之后将其转移到琼脂培养基上,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不定芽。
2022-07-0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研究人员在培育转bt基因抗虫番茄过程中,选用hpt(抗潮霉素基因)为标记基因。为了提高转基因番茄的安全性,在筛选成功后,用Cre酶(能特异识别loxp位点,切除loxp位点间的基因序列)切除hpt。相关技术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为防止原番茄植株带有病毒,应选用______作为外植体;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加入2,4-D,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②将bt基因导入愈伤组织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以初步筛选出转入bt基因的植株。
(4)提取F1植株的基因组DNA,用hpt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其中,植株1和2的PCR产物电泳结果如图,据此判断,植株___________为不具有hpt的抗虫番茄。
9 .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利用从广东连州市野外引种的20多株国家一级濒危植物报春苣苔进行研究培育,经历了种子萌发、植物繁育等传统方式培育的失败,最终利用生物克隆技术成功培育出报春苣苔,并将培育出的400多株报春苣苔带到其原生地广东连州地下河进行野外回归移植,成为世界首个利用生物技术实现濒危植物野外回归成功的例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报春苣苔的成功培育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B.培育报春苣苔利用的生物克隆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报春苣苔带回广东连州地下河进行野外回归移植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D.培育报春苣苔利用的生物克隆技术属于有性生殖
2022-06-2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生物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该过程中是否需要培养得到完整植株?__________
2022-05-19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豪华版知识清单-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必背考点梳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