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操作过程及应用,已知该植物为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m。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植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图中的单倍体幼苗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单倍体幼苗经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可获得正常二倍体植株。
(2)图中C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丙和细胞丁融合前应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若融合仅考虑两两融合,则培养液中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获得的杂种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同源染色体。
(3)为获得图中次生代谢产物,需将外植体培养至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脱毒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与外植体的大小有关,并利用马铃薯进行脱毒苗的培育实验,结果如下图。

该图表明,马铃薯脱毒培养过程中,适宜的茎尖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 植物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园艺上广为应用,如用扦插繁殖、地下根切段和离体叶柄基部芽繁殖;在树冠修剪后,树木受伤的枝条可以再生不定芽,进而发育为新的树冠等。回答下列问题:
(1)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提出植物体再生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若要证实Haberlandt提出的观点,需要证明单个植物细胞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植株上大多数组织和器官的体细胞只能表现一定的形态和生理功能,这是因为_____。在胁迫等条件刺激下,离体的器官会发生类似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过程,进而形成完整植株。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最早用_________酶通过酶解的方法获得了番茄幼苗根的原生质体,再通过原生质体培养和_________技术,获得了一些重要农作物的杂种。
(4)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已成为国内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药用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便可获得药用生物碱,原因是这些愈伤组织_________
2023-05-12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西高三5月高考模拟测试(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3 . 马铃薯 Y病毒(PVY)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马铃薯、烟草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病害,每年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选育高品质马铃薯的流程如图所示(PVYN-CP 是马铃薯Y 病毒坏死株系的衣壳蛋白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过程③依据的原理均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方法一中,甲常选用茎尖,原因是其具有抗病毒的特性
C.对外植体进行消毒通常用酒精处理后直接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D.过程②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 聚合酶的参与
4 . 浙江大学园艺系通过研究,找到了一条更适于规模化快速繁殖的途径,将非洲菊试管苗叶柄上部切段插入发芽培养基,不经愈伤组织直接形成丛状苗。上述培养过程不涉及(  )
A.分化B.脱分化C.细胞分裂D.细胞生长
5 . 水稻矮缩病毒能使得水稻出现矮缩症状。某科研团队发现水稻矮缩病毒的功能与其合成的P蛋白有关。为了探究P蛋白的作用机理,该团队决定构建转P基因水稻。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DNA分子。P基因序列较短且序列已知,适合用___法进行制备。获取P基因后可与农杆菌的___相连接,连接过程的效率与下列哪几项因素有关?___
A.P基因的浓度
B.质粒的浓度
C.黏性末端情况
D.DNA连接酶的活性
(2)用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选择野生水稻的叶片作为___,消毒后诱导其经历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加入含___的农杆菌,待转化完成后加入一定量植物细胞不敏感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
(3)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完整植株。将愈伤组织进行___培养以分散成单个细胞,克隆培养后,筛选含___的植物细胞株,经过培养得到转基因植株。愈伤组织的细胞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诱变因素的影响产生突变,原因是其处于___的状态。
(4)推测转P基因水稻___(填“更难”或“更易”)出现矮缩症状。进一步研究表明,P蛋白能与水稻细胞的Os蛋白互作,导致水稻合成的乙烯变多,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下列措施中能够降低水稻矮缩病毒带来影响的有哪几项?___
A.提高乙烯含量
B.敲除水稻的Os基因
C.过量表达P蛋白
D.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水稻
6 . 黄瓜有多对相对性状,如表皮有无刺毛、花瓣有无斑点等,上述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或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选出两植株甲与乙(均有刺毛、无斑点)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获得F1,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结果

性状

杂交组合

刺毛

斑点

杂交一:甲(♀)×乙(♂)

82

27

61

61

杂交二:乙(♀)×甲(♂)

72

25

44

47

合计

154

52

105

108


(1)杂交一和杂交二所得结果比例几乎相同,能够说明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控制花瓣有无斑点受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写出相关亲本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用A、a表示,两对用A、a和B、b表示,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3)将F1中有斑点的黄瓜自交,F2无斑点黄瓜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请你设计一个方法快速获得纯合有斑点的黄瓜(仅写出设计思路)。
(4)最近,美国Manus公司在细菌(工程菌)中重建一种天然的“植物代谢过程”,利用“工程菌”进行发酵生产,能够廉价地大量生产一种甜叶菊植物化合物——甜叶菊甙,用于制造零卡路里甜味剂。
①工程菌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的菌类细胞株系,工程菌遗传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
②若利用植物细胞工程生产甜叶菊甙,必须先通过__________获得大量甜叶菊细胞;植物细胞工程还可应用于__________(答两点)。
③与植物细胞工程生产植物稀有化合物相比,利用工程菌生产稀有化合物的优点在于:①相比植物细胞的培养,细菌培养更简单方便;②__________
2023-02-09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从葡萄中提取的VImybA2基因,是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调节基因,该基因通过调节花色素苷的合成来决定葡萄果实的颜色。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VlmybA2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番茄中。通过观察发现,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根、茎、叶、果实呈现紫色,花瓣为黄紫嵌合花色,颜色均不同于野生型番茄植株,图1表示的是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采用______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叶片细胞,并利用______技术将番茄叶片细胞培育成新植株。
(2)使用X-Gluc处理新植株的幼嫩叶片细胞,染色结果为______色的植株初步确定为转基因番茄。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时,利用VlmybA2基因序列内部特异性较______(填“高”或“低”)的区域设计______个引物。
(3)为了探究VImybA2基因对番茄不同器官花青素合成的影响,科研人员以野生型番茄植株为对照,选取转VlmybA2基因番茄的不同器官进行花青素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上述结果说明______。据此,请你提出VlmybA2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4-04-2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2月大联考(新高考卷)(新教材)生物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8 . 填空:
(1)概念: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得目标产物,这个过程就是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植物细胞培养:指在____条件下对________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
(3)特点:不占用耕地,几乎不受____________等的限制,因此对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4)实例:_________成为了世界首例药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科学家筛选出了______紫杉醇的细胞;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参细胞培养___________
2022-04-03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前)
9 . 科研人员利用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TV)及其卫星病毒(TB)作为研究系统,发现TV单独侵染不会引起植物发病,只有TV和TB共同侵染才导致植物发病,在侵染时,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而在沉默植物中DNA糖基化酶会导致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恢复,且TV和TB的复合侵染被显著抑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病毒在植物茎尖、根尖等处积累量较低因此可用来培育脱毒苗
B.DNA甲基化不改变DNA碱基排列顺序但可以使产生的表型变化稳定遗传
C.共同侵染时TB通过降低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从而增强TV的致病性
D.植物可能是通过对TV基因组进行DNA甲基化修饰从而抵御该病毒的侵染
10 . 香蕉束顶病是香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由香蕉束顶病毒侵染引起,病株一般不长花蕾,蕉农称之为“不治之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香蕉苗,建立脱毒苗圃是防治香蕉束顶病的重要措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培育脱毒香蕉苗时常选用植物顶端____________区组织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培育脱毒苗的过程中,有可能获得一些突变体,从而培育出香蕉新品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突变体的突变方向不能由人的意愿决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超低温保存对外植体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植体预处理方式

外植体数量(个)

外植体成活数(个)

成活率(%)

脱毒率(%)

正常温度保存

60

56

93.3

26.7

超低温保存

60

33

55.0

60.6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