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 . 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为培育抗黑腐病杂植株,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要使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来处理两种细胞
B.过程②后,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叶绿体的细胞即为融合细胞
C.过程③的培养基中需加入植物激素来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D.可借助PCR技术、黑腐病菌接种实验对杂种植株进行鉴定
2022-04-03更新 | 36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019·全国·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途径。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如图所示),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胚乳能够为胚状体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应含有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类物质
(3)用脱毒苗进行繁殖,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病毒。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___________进行组织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
2019-06-08更新 | 10691次组卷 | 27卷引用:解密15 细胞工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3 . 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叶片经消毒后需用流水多次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
B.图示①过程采用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时,可用聚乙二醇调节渗透压
C.图示②过程通过抽真空处理使酶溶液渗入细胞间隙,提高酶解效率
D.经④过程获得的杂种细胞经鉴定和筛选后进行植物组培,即可获得目标杂种植株
4 . 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另一远缘植物乙的细胞质中存在抗除草剂基因,欲将乙细胞质中的抗性基因引入甲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A中取顶芽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有利于获得脱毒苗
B.过程B中常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过程C中只有融合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正常生长
D.杂种植株的抗除草剂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育种工作者利用番茄(2N)和马铃薯(4N)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遗憾的是该杂种植株并非是想象中的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超级作物”。

(1)材料中所用到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应用到原生质体融合和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步骤所示植物细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3)图中②过程细胞两两融合时,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种融合细胞,要促进杂种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激素。
(4)由杂种细胞培育成试管苗,需要经过细胞的④_______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其中⑤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5)利用马铃薯和番茄的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取单倍体植株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之后也可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2020·浙江·高考真题
6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泡菜制作有关的问题:
(1)用萝卜等根菜类蔬菜制作泡菜,用热水短时处理,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_____,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同时,该处理也会使泡菜发酵时间缩短,其原因是_______
(2)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会使______菌被逐渐抑制。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会使______菌受到抑制。发酵后期,乳酸生产过多,会使乳酸菌受到抑制。
(3)从泡菜汁中可分离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______,再用______的方法在某种含牛乳的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该培养基必须含有______,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
(4)自然界中醋杆菌常与乳酸菌共同生长。若要筛选出醋杆菌,则其专用的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
(二)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1)为了获取某植物叶片无菌的原生质体,先将叶片经表面消毒并去除下表皮,再将其置于经______处理的较高渗透压的混合酶液中。酶解后,经多次离心获得原生质体。然后测定该原生质体的活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获得已知序列的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或PCR的方法。为了提高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的成功率,选择使用______,对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处理,使其两端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对质粒也进行相同的处理,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在大肠杆菌中______,以获得大量的重组质粒,最终将其导入原生质体中。
(3)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只有重新形成______后,才可进行有丝分裂。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可通过______或器官发生的途径再生植株。
2020-01-09更新 | 34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1月浙江省高三选考生物试卷(6)
7 . 科学家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出第一个杂种植物:番茄—马铃薯(番茄2N=24,马铃薯4N=48)。虽然这种植株并没有像科学家预料的那样,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但却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拉开了帷幕。以下为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的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从杂交细胞到番茄—马铃薯植株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来实现的。
(2)过程①利用酶解法得到的结构是_________,过程②中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3)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过程②得到的融合细胞有________种。
(4)培养出的“番茄—马铃薯”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育种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 . 下列生物技术的应用实例中,运用的原理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A.将转入贮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成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植物单倍体植株
C.悬浮培养人参细胞,提取人参皂苷
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人工种子并发育成植株
2022-04-01更新 | 93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二章 植物细胞工程 第二章 单元复习方案
9 . 滁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期营养繁殖易造成病毒积累,导致滁菊花色劣变。某科研小组比较了3种脱毒方法对滁菊体内菊花B病毒(CVB)和菊花矮化类病毒(CSVd)脱除的效果,结果见下表;下图是对不同试管苗进行RT-PCR(逆转录PCR)后的电泳示意图(引物根据CVB的基因序列设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不同脱毒方法对“滁菊”茎尖脱毒率的影响
脱毒方法样本存活数脱除CSVd率脱除CVB率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7720.7844.16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7136.6263.38
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7146.4849.30
A.RT-PCR技术中用到的酶有逆转录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热处理、病毒唑处理后,试管苗存活率下降
C.试管苗2、5尚未脱毒成功,3、4已脱去CSVd和CVB病毒
D.只脱除CSVd病毒时,可选择病毒唑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10 . 失败乃成功之母,旁门左道也许能曲径通幽。让我们做一次科学畅想吧。在组织培养某植物中发现,有一个MS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杠杆激素的培养瓶中也长出了与加有杠杆激素的培养瓶中一样的愈伤组织,瓶中还长出了一些某种真菌的菌落。
(1)回顾操作过程,操作环境的消毒过程、培养基和器具的灭菌过程应该没有问题,可能是对外植体的______处理和接种外植体环节没有____________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2)研究人员没有放弃这难得的机遇,初步做出一个假设,继续进行实验:
他们就地取材,在_______培养基上采用__________法纯化培养该真菌。再增设一组实验,具体做法是,在MS培养基中加入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的该种真菌或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过的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再接种外植体,其他环境条件与正常组培相同,观察能否培养出正常的愈伤组织。
预测结果:如果产生了正常的愈伤组织,支持该假设。如果没有产生愈伤组织,不支持假设。
他们做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3)去该植物生长地考察发现,根系发达的植物土壤中该真菌的密度很大。据此推测该植物和该真菌的关系很可能是___________。设想将它们融合培育成一种新的植物。先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加入某些酶处理植物,制备出所需的___________,真菌也做类似的处理。再经过诱导融合,组培,最终长成新的植物体。所用的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新植物成功地融合了真菌的某些特点,具有优于原植物的新性状。请写出一条新性状及猜想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