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尾悬吊(后肢悬空)的大鼠常被用作骨骼肌萎缩研究的实验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甲组不悬吊;乙组悬吊;丙组悬吊+电针插入骨骼肌刺激。4周后结果显示:与甲组相比,乙组大鼠后肢小腿骨骼肌出现重量降低、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等肌萎缩症状;丙组的肌萎缩症状比乙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尾悬吊使大鼠骨骼肌的肌蛋白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
B.乙组大鼠后肢骨骼肌萎缩与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减弱有关
C.对丙组大鼠施加的电刺激信号经反射弧调控骨骼肌收缩
D.长期卧床病人通过适当的电刺激可能缓解骨骼肌萎缩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_______
(3)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

退热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

___________________

发热

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6更新 | 8093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紫杉醇为脂溶性抗肿瘤药物,可影响纺锤体的正常形成。传统游离紫杉醇药物的注射液采用蓖麻油和乙醇作为溶剂,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科研人员制备出一种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利用肝肿瘤模型鼠开展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对照组

脂质体药物组

游离药物组

药物浓度(mg·kg-1

0

20

35

20

35

肿瘤重量(g)

1.379

0.696

0.391

0. 631

死亡

肿瘤抑制率(%)

/

49.4

71.6

50. 1

死亡

A.紫杉醇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实现抗肿瘤作用
B.紫杉醇不能通过包在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进行运输
C.浓度为35mg·kg-1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抗肿瘤效果明显
D.与游离紫杉醇药物相比,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对小鼠的副作用小
4 . 调查显示,夜间过多光源暴露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风险。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ipRGC在蓝光刺激下可作用于小鼠脑中的相关神经通路,使得空腹小鼠在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高于红光刺激的小鼠;此外,该神经通路也与脂肪细胞的代谢有关,如图所示(“+”表示促进)。进一步检测发现,蓝光照射后不会影响小鼠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含量以及营养物质的变化,但会减弱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
   
(1)ipRGC对蓝光敏感,但对红光不敏感,即ipRGC能将光刺激转变为电信号,据此分析ipRGC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当刺激SON区域一段时间后,可检测到PVN区域的神经元兴奋,此时该区域的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
(2)交感神经属于________神经系统,与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___。夜间“光暴露”引发血糖上升水平程度高于对照小鼠,其原因是支配脂肪组织的交感神经受到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棕色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冷暖色一直被定义为心理上的冷热感受。研究者认为,上述通路与“蓝光让人感觉到凉爽”有关。结合图中信息,尝试说明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机制为________
(4)为验证“光暴露”通过交感神经调节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过程,某实验小组用若干只生理状态相似的健康(空腹)小鼠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上述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第二步:对甲组小鼠给予正常光照条件,乙组小鼠________,丙组小鼠_______
第三步:将三组小鼠置于其他条件________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三组小鼠的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物质M能降低高温等环境因素对类囊体膜造成的伤害。下图是叶肉细胞中合成物质M的有关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代表的细胞器分别是__________,A中合成NADPH的场所是__________,B中[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光合作用为物质M的合成提供___________(填物质)。
(2)高温下叶肉细胞中B内的反应受抑制,物质M的合成量增加,据图分析主要原因是高温下B内的反应受抑制,使__________(填物质)向叶绿体输送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物质M的合成。
(3)为验证高温使B内的反应受抑制,导致物质M合成增多,科研人员用B内反应抑制剂进行了如下实验,完成下表(在答题纸上①~④处填写)。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要点

配制溶液配制缓冲液,均分为3组,第1组加适量B内反应抑制剂,第2、3组不加。
材料选择切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叶片,分为3组。
进行实验处理将叶片的叶柄浸入相应的缓冲液中,第1组置于①__________下,第2组置于②__________下,第3组置于常温下。
测定数值一段时间后,测定3组叶片的③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④__________
6 . 盐地碱蓬能生活在靠近海滩或者海水与淡水汇合的河口地区,它能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与其根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有关。下图是盐地碱蓬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的示意图(HKT1、AKT1、SOS1和NHX均为转运蛋白)。请回答问题:
   
(1)液泡中能储存较高浓度的某些特定物质,这体现了液泡膜____________的特点,液泡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图示各结构中H+浓度分布存在差异,该差异主要由位于____________上的H+-ATP泵转运H+来维持的。为减少Na+对胞内代谢的影响,这种H+分布特点可使根细胞将Na+转运到细胞膜外、液泡内,该过程中转运Na+所需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
(3)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借助通道蛋白HKT1以____________方式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盐地碱蓬的根细胞会借助Ca2+调节Na+、 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由此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Ca2+对HKT1和AKT1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活”或“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
(4)为验证Ca2+在高盐胁迫下对盐地碱蓬吸收Na+、K+的调节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实验:
①实验材料:盐地碱蓬幼苗、一定浓度的高盐培养液M(含NaCl和KCl)、Ca2+转运蛋白抑制剂溶液等。
②实验步骤:
a.取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盐地碱蓬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加入等量一定浓度的高盐培养液M进行培养:
b.甲组加入2mL蒸馏水,乙组加入__________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高盐培养液中Na+、K+浓度。
③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与甲组相比,乙组培养液中____________,说明Ca2+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
7 . 镁(Mg)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镁是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水稻细胞内的光合色素还包括_______
(2)为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分别转移到无镁培养液(-Mg2+)和正常培养液(+Mg2+)中培养15天,对光合作用指标进行连续跟踪检测,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值、Vc max(最大羧化速率,碳固定指标)和An(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推测前10天An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10天后,An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在缺镁和正常培养液中培养12天后,每3h检测一次Vcmax的变化,持续跟踪48h,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为了验证缺镁前期对光反应的影响,还需要检测的指标有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4)已知叶绿体中镁含量存在与Vc max相似的变化,且与叶绿体镁转运蛋白MGT3相关。为验证缺镁处理能够动态抑制MGT3基因的表达,设计实验如下表。请补全表中的检测指标______和图3中的实验结果。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检测指标
对照组缺镁培养的水稻植株缺镁培养液持续48h检测水稻叶片中的__________
实验组正常培养液

(5)研究发现,RUBP羧化酶的活性依赖于Mg2+,根据上述研究内容解释短期缺镁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机制_____
8 . 土壤酶活性可反映土壤中各生物化学过程的动向和强度,某研究所研究了不同沼液含量对花生的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中脱氢酶和脲酶(一种能催化尿素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的酶)的活性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CK表示施一定量不加沼液的清水,BS15、BS30、BS45和BS100表示施分别含沼液15%、30%、45%和100%的等量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符合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2)脲酶可衡量土壤质量,脱氢酶是胞内氧化还原酶,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氧化能力的指标。由图可知,能提高土壤质量且微生物氧化能力高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沼液pH高于土壤pH,绝大多数土壤微生物适宜在中性环境中生存繁殖,据此分析花生开花期时BS100组脲酶活性低于BS45组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欲设计实验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请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材料:脲酶提取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其他需要的材料)。
9 . 甜菜碱是一种渗透调节物质,可提高植物耐旱能力。科研人员将球形节杆菌中的codA基因(合成某种酶催化胆碱生成甜菜碱)导入杨树细胞内,以提高其抗旱能力。已知胆碱在合成甜菜碱的过程中有副产物H2O2(具有较强氧化性)产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NT:正常供水的野生型;CT:正常供水的转基因杨树;DNT:干旱胁迫下的野生型;DT:干旱胁迫下的转基因杨树。
A.为保证实验准确性,正常供水组和干旱胁迫组需要每天检测栽培土壤的含水量并维持其恒定在两个不同水平
B.甲图显示,野生型杨树在干旱周时叶片中甜菜碱含量明显上升,这说明其细胞内也含一定数量的codA基因
C.据甲、乙两图分析可知,干旱3周时转基因杨树叶片内H2O2的分解速度快于野生型杨树
D.在干旱胁迫5周复水1周后,两种杨树叶片内甜菜碱和H2O2含量均下降,说明叶片细胞可能被过量H2O2氧化开始死亡
10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糖、脂过量摄入导致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代谢性疾病高发。这些疾病均与物质代谢异常有关。
(1)大量摄入糖类会导致肥胖的原因是__________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糖脂摄入过量,糖脂代谢异常产生的自由基攻击肝细胞的磷脂分子所致。研究人员发现患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肝细胞内蛋白质)含量明显上升,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随着病情加重,自由基的增多会引起__________(细胞器)膜裂解,进而引起肝细胞裂解,导致肝功能损伤。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偏高。为探究药剂Exendin-4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科研人员设计以下实验:
a.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b.甲组给予__________作为对照;乙、丙两组均给予高脂饮食,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丙组腹腔__________
c.注射一周后检测三组小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结果如图。
   
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Exendin-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血脂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为了更好的研究Exendin-4使用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该药物的使用量,应增设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