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循环结构框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九章算术》中的玉石问题:“今有玉方一寸,重七两;石方一寸,重六两.今有石方三寸,中有玉,并重十一斤(176两),问玉、石重各几何?”其意思:“宝玉1立方寸重7两,石料1立方寸重6两,现有宝玉和石料混合在一起的一个正方体,棱长是3寸,质量是11斤(176两),问这个正方体中的宝玉和石料各多少两?”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对此题的一个求解算法,运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分别为
A.96,80B.100,76C.98,78D.94,82
2019-06-02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5月联考数学(理科)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_____.(参考数据:
2019-04-18更新 | 815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3 .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先进的算法,已知,程序框图设计的是求的值,在处应填的执行语句是
A.B.C.D.
2019-03-29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
4 . 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 )

A.0B.2C.4D.14
2019-01-30更新 | 10600次组卷 | 7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5 .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名著《算术启蒙》是中国古代代数学的通论,其中有关于“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两尺,松日自半,竹日自倍,松竹何日而长等.下图是源于其思想的一个程序图,若 ,则输出的______
2019-01-29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6 . 公元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参考数据:
A.B.C.D.
2018-08-01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九次考试数学(文)试题
7 . 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是一个伟大创举,其程序框图如图,当输入时,输出的       
A.17B.57C.27D.19
8 . 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小华同学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在半径为1的圆内作正边形求其面积,如图是其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框图中应填入、输出的值分别为
(参考数据:
   
A.B.
C.D.
9 . 《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开始度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尺,问木条长多少尺?解决本题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的
A.B.C.D.
10 . 《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开始度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尺,问木条长多少尺?解决本题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的
A.B.C.D.
2018-05-31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南省2018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