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循环结构框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定义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下面的程序框图取材于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执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
A.9B.16C.23D.30
2018-05-19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数学(文)试卷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名校
2 . 《张丘建算经》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现传本有92问,比较突出的成就有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各种等差数列问题的解决、某些不定方程问题求解等.某数学爱好者根据书中记载的一个女子善织的数学问题,改编为如下数学问题:某女子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倍,已知她第一天织了尺布.若要使所织的布的总尺数不少于尺,那么该女子至少需要织多少天?并将该问题用以下的程序框图来解决,若输入的,则输出的值是___________
2018-05-16更新 | 68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3 . 下图中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著名《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值分别为8、10、0,则输出的值分别为
A.2,5B.2,4C.0,5D.0,4
2018-05-1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4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意思是:今有人坐一辆车,有辆车是空的;人坐一辆车,有个人需要步行.问人与车各多少?下图是该问题中求人数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
A.B.C.D.
5 . 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 《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91,39,则输出的
A.11B.12C.13D.14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三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按照这样的思路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一直算到了正边形,如图所示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设计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则的值可以是
(参考数据: )
A.B.C.D.
7 . 《九章算术》中的玉石问题:“今有玉方一寸,重七两:石方一寸,重六两.今有石方三寸,中有玉,并重十一斤(即176两),问玉、石重各几何?”其意思为:“宝石1立方寸重7两,石料1立方寸重6两,现有宝玉和石料混合在一起的一个正方体,棱长是3寸,质量是11斤(即176两),问这个正方体中的宝玉和石料各多少两?”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对此题的一个求解算法,运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分别为
A.90,86B.94,82C.98,78D.102,74
8 . 我国东汉时期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个问题: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设总人数为,鸡的总价为,如图的程序框图给出了此问题的一种解法,则输出的的值分别为
A.7,58B.8,64C.9,70D.10,76
9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更相减损术”便是《九章算术》中记录的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算法,按其算理流程有如下流程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96、36,则输出的
A.4B.5C.6D.7
10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有一道关于玉石的问题:“今有玉方一寸,重七两;石方一寸,重六两.今有石方三寸,中有玉,并重十一斤(两).问玉、石重各几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反映了对此题的一个求解算法,运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分别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