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摩擦力时,该组同学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钩码个数,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钩码,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钩码,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图乙是某次实验中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若相邻计数点记为ABCDEFG,它们到O点的距离已标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填“大”或“小”)。
(4)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该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丙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______
   
(5)该组同学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物理学思想方法为______
A.极限法       B.比值法       C.理想化模型法       D.控制变量法
2 . “格物”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已知电源的频率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___s打一次点。
(2)某同学在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小车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填“大”或“小”)。
3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某同学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0.1s,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023-03-1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蓝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全真模拟物理试题(四)
4 .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电阻丝阻值约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读数为___________mm。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L
(3)为了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电动势为,内阻不计
B.电压表量程为,内阻约为
C.电流表量程为,内阻约为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额定电流
E.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以下四个电路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4)在实验中,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则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从系统误差上看,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偏比真实值___________填“大”或“小”
5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中间四个点没有画出)取一个计数点,A、B、C、D、E、FG是七个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 s。(以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若x1=4.05 cm、x2=4.68 cm、x3=5.33 cm、x4=5.95 cm、x5=6.61 cm、x·=7.26 cm,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D=___________ m/s。
(2)在打点计时器从打下A点到打下G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
(3)如果做实验的时候交变电流的实际频率f=60 Hz,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则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022-04-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6 . 在用图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小白同学用测量范围为0~1m的米尺测量摆长,用停表测量摆动周期,再根据单摆周期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1)组装单摆时,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略大于1m的细线
B.长度略小于1m的细线
C.半径约为2cm的橡胶球
D.半径径为1cm的小钢球
(2)在测量过程中,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先测好摆长,再将单摆悬挂到铁架台上
B.释放单摆时,摆角尽量大些,以便观察
C.单摆摆动稳定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摆动过程中,若逐渐形成了圆锥摆,可以继续测量,不影响单摆周期
(3)小白同学通过实验测得: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计时开始后,从小球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到第n次通过平衡位置所用时间为t,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__(用Lnt及常数表示)。
(4)小红同学通过改变摆长,测量多组数据,做出T2-L图像,如图她发现图线起点位于原点上方,这可能是由于她在测量摆长时,从悬点量到了小球的___________(选填“上沿”或“下沿”),这样将使根据图像得出的g测量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本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一般略微偏小,这是由于以下系统误差造成的___________
A.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时计时,很难看准,造成较大的周期测量误差
B.小球球心位置较难确定,使摆长测量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
C.由于存在空气阻力,会减慢单摆的速度,使周期测量值比理论值偏大
D.单摆摆动过程中,摆线会稍稍伸长,造成摆长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
7 . 伏安法测电阻,当被测电阻不知估计值时,在连接测量电路时可采用以下试接的方法:电压表一端连接于电路中C点,另一端分别接电路中a点或b点(图中用单刀双掷开关K进行变换),观察两电表读数变化情况,来选择电流表的接法.设两表的量程及所接电源都合适.

(1)当K分别接a和接b时,发现电流表读数比电压表计数变化明显,若要减小误差则应采用K接______点的方法(填“a”或“b”)
(2)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用上述测量仍存在误差,则该误差属于_______(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3)若已知电压表内阻为RV,电流表内阻为RA,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UI,则上述测量中被测电阻真实值为Rx_______
2019-12-0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8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
(2)某同学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打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vC=_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021-12-1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为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其正弦值,接通与电磁打点计时器连接的电源,从靠近电磁打点计时器处由静止释放铁块,铁块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其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由纸带可以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铁块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该方法测量存在__________(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021-11-2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11月全市联考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桌面水平且粗糙,在牵引重物作用下,木块能够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牵引重物触地且不反弹,木块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未碰到滑轮)。已知牵引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通过分析纸带数据,计算得到牵引重物触地前、后木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由此可求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_______(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在正确操作、测量及计算的前提下,从系统误差的角度,你认为该实验测量的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结果与真实值比较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木块的质量为M=_____(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