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如图甲,一名登山爱好者正沿着竖直崖壁向上攀爬,绳的一端固定在较高处的A点,另一端拴在人的腰间C点(重心处),在人向上攀爬的过程中可以把人简化为乙图的物理模型:脚与崖壁接触点为O点,人的重力G全部集中在C点,OC点可简化为轻杆,为轻绳,已知长度不变,人向上攀爬过程中的某时刻构成等边三角形,则(  )
A.轻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轻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在此时刻,轻绳对人的拉力大小等于G
C.在虚线位置时,轻绳承受的拉力比在实线位置时更小
D.当水平时,轻绳承受的拉力大小为
2024-01-02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平行卷(一)
2022·全国·模拟预测
2 . 汽车在研发过程中都要进行性能测试,如图所示为某次测试中某型号汽车的速度v与牵引力F大小倒数的图像,vm表示最大速度。已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ab平行于v轴,bc反向延长过原点O。阻力恒定,汽车质量为2×103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从ab持续的时间为20s
B.汽车由bc过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汽车额定功率为50W
D.汽车能够获得的最大速度为12m/s
2023-11-19更新 | 416次组卷 | 16卷引用:抚州市临川一中10月月考(23-24)T8变式题-机车启动-选择题
3 . 某实验小组测量一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可选择的器材有:
A. 待测电池E(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
B.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C.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D. 电阻箱,最大阻值
E. 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为);
F. 电流表(量程为,内阻为
G. 开关、导线若干。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或“”)。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填“左”或“右”)端。
(3)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__________
(4)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如图丙所示。保持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的示数。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得电源电动势______V(保留2位小数),内阻______。(保留1位小数)
4 .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
如图所示,带刻度的注射器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推动活塞可以改变气体体积V。实验所用气压计测量的是注射器内部和外部气体压强的差。在多次改变体积后,得到如表数据:
   
Δp/×105 Pa00.110.250.430.67
V/mL109876
(1)每次气体的状态调整后,都要等一会儿再记录数据,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作出图像______
   
(3)根据在(2)中作出的图像,图像与轴的交点纵坐标为___________,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
2023-10-02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平行卷(一)
5 . 如图所示,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逐一连接起来;
②移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1和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1
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并记录;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1)关于本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移动活塞时应缓慢一些                            B.封闭气体的注射器应密封良好
C.必须测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            D.必须测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2)为了能最直观地判断气体压强p与气体体积V的函数关系,应作出________(选填“p-V”或“”)图像。对图线进行分析,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图线是一条直_______线,就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另一位同学重复了上述实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均正确。环境温度分别为T1T2,且T1>T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可能正确反映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______(选填选项的字母)。

A.    B.      C.    D.    

2023-09-09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2024年1月适应性测试物理T11变式题-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题
6 . 一列火车进站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则匀减速运动前三分之一位移与后三分之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A.B.C.D.
2023-09-06更新 | 649次组卷 | 6卷引用:抚州市临川一中10月月考(23-24)T1变式题-初速度为零的比例关系式-选择题
7 . 电学实验中可将电源与电源及灵敏电流计G连成如图甲所示电路,若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0,说明此时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根据这一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来测量某电源C的电动势,其中A为工作电源(内阻不计),B为电动势(为E)恒定的标准电源,为电阻箱,R3为滑动变阻器,G为灵敏电流计,为单刀单掷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实验过程如下:

   

①实验开始之前,将的阻值限定在1000Ω到3000Ω之间;
②将置于1处,闭合开关,通过调节,使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0,记录此时的的阻值,分别为ab
③将开关置于2处,保持通过的电流不变,重复上述操作,使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0,记录此时的的阻值,分别为cd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实验步骤①中,为保护灵敏电流计,开始时滑动变阻器触头应外在最___________端(填“左”成“右”);
(2)在步骤③中,为保持实验过程中流过的电流不变,则ab___________cd(填“>”、“=”或“<”);
(3)待测电源C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__(用abcdE中必要的符号表示);
(4)若工作电源A的内阻不可忽略,则待测电源C的电动势测量值相比于上述方案结果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23-08-31更新 | 747次组卷 | 4卷引用:抚州市临川一中10月月考(23-24)T12变式题-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题

8 . 在测定两节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到的器材有一个电压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定值电阻、一个开关、两节干电池、若干导线,其实验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1)改变电阻箱的阻值,用图甲中的电压表测出多组电阻箱两端的电压。实物图甲中已连接好部分电路,请按照实验要求将剩余部分电路连接好________

(2)在坐标纸上作出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结合图线计算出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___________,内阻___________。(结果用ab表示)

(3)若考虑电压表并非理想电压表,则电动势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4)另一位同学将图甲电压表的导线改接在cd端,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出多组电压表的数据U,若用图像法测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了使得到的图线是一条直线,则该同学应描绘___________

A.       B.       C.       D.

2023-08-22更新 | 720次组卷 | 6卷引用:抚州市临川一中10月月考(23-24)T12变式题-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题
9 . 两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小车甲、乙进行实验:甲、乙两车开始时处于同一直线上相距两点,甲车从点以初速度、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乙车从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当两车间距超过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已知。求:
(1)甲、乙两车在相遇前的最大距离;
(2)甲、乙两车在相遇前能保持通信的时间。
   
2023-08-03更新 | 322次组卷 | 40卷引用:抚州市临川一中10月月考(23-24)T13变式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
10 . 如下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
①此图线的OA段的斜率表示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023-07-12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抚州市临川一中10月月考(23-24)T11变式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