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一物体的直径和长度,读出图中的示数,图甲为_____ mm,图乙为________ mm.

(2)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有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70Ω);滑动变阻器R(10Ω,2A).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①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得该电源电动势E=____ V ,内阻r=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一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B.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C.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D.实验测出的内阻大于真实值
2 .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1)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 kg,钩码总质量m=0.05 kg;

(2)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f=50 Hz),打出一条纸带;
(3)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所示。把打下的第一个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d1=0.041 m,d2=0.055 m,d3=0.167 m,d4=0.256 m,d5=0.360 m,d6=0.480 m……,他把钩码的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个点合力做功W=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打第5个点时小车的动能Ek=______ (用相关数据前字母列式),把打下第5点时小车的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则第5点时速度v=______m/s进一步可算得Ek=0.125 J;

(4)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顺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也是产生此误差的重要原因
2021-02-26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福建省福州市罗源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物理试题
3 . (1)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主要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槽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C.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槽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D.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
   
图中1、2、3……为选取的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由图2中数据可知,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其中一次测量金属丝直径D的结果如图1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
   
②图2为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金属丝电阻的部分电路图,由于电压表内阻影响,实验中金属丝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_它的真实值(选填“大于”或“小于”),这种误差是___________误差(选填“系统”或“偶然”)
   
③若测得金属丝的阻值为R,长度为L,金属丝的横截面积为S,则该金属丝材料的电阻率___________(用本题中字母表示)。
2023-12-18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检测物理试卷
4 . 研究自由下落物体的机械能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_____________、重物(带夹子)、________、复写纸(或墨粉盘)、导线、毫米刻度尺、交流电源。
实验步骤
(1)安装装置:按图1甲所示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电源连接好。

(2)打纸带:在纸带的一端把重物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让重物拉着纸带自由下落。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3)选纸带并测量: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确定要研究的开始和结束的位置,测量并计算出两位置之间的距离Δh及两位置时纸带的速度,代入表达式进行验证。
数据处理
(1)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根据公式,计算出某一点的瞬时速度vn
(2)验证方法
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
选择开始的两点间距接近2 mm的一条纸带,打的第一个点为起始点,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mghn=,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方法二:任取两点AB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则机械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方法三:图像法(如图所示)。
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误差分析
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纸带测量产生的偶然误差以及重物和纸带运动中的空气阻力及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引起的系统误差。
注意事项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使两限位孔的中线在__________,以减小摩擦阻力。
(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________的重物。
(3)实验时,应先_______,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的几种验证方法均不需要测重物的质量m
(5)速度不能用v=gtv=计算,应根据纸带上测得的数据,利用计算瞬时速度。
2024-04-11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好课】8.5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前预习自测
5 . 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图像时描点不准确.
(2)系统误差: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      )作用,使得电流表上读出的数值比流过电源的电流(      )一些.U越大,电流表的读数与总电流的偏差就越大,将测量结果与真实情况在UI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可以得到
2021-08-05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第十二章 12.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导学案
6 .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质量和合力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砂桶、细砂、细线、小车及砝码、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及垫块.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ABCDE等几个计数点.

(1)为完成此实验,下列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填下列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A.天平
B.秒表
C.毫米刻度尺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为此,一方面要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应使砂和砂桶的质量______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小于”或“远大于”).
(3)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vc=______m/s,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如图(a)所示.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5)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则是两同学做实验时______取值不同造成的.
(6)随着F的增大,a-F图线最后会略微向______弯曲(填上或下).
7 . 在用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0、1、2、3、4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图中还画出了实验时将毫米刻度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的情况。

(1)图中所给的测量点0的读数是________cm,打2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是________m/s
(2)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f=51 Hz,而该同学以为是50 Hz,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8 . 在“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实验中
(1)某同学利用______(选填“刻度尺”“秒表”)测得圆柱形金属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为,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
(2)某次测量得到这段金属丝两端电压如图所示,电压表的量程,读得电压______V(选填“2.60”“13.0”)。测出多组电压、电流值,通过图像的斜率求得______(选填“电阻R”“速度v”);

(3)实验中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少______(选填“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将Rld的测量值代入公式可计算出该金属丝所用材料的电阻率。
9 .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支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则测量结果记录为_________cm;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选项前面字母)
A.提高刻度尺的精确度,可以减小相对误差,同时也可以避免偶然误差
B.用金属刻度尺测量,冬天测量值偏大,夏天测量值偏小,这属于偶然误差
C.通过多次测量,取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D.刻度尺上的刻度线并不绝对均匀而造成测量时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2023-10-28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10 . 某实验小组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用注射器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把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描画出油酸膜的轮廓。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计算油膜面积时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全部按满格计数
B.用注射器测得1mL溶液有N滴时数成了N-1滴
C.痱子粉末太薄使油酸边界不清,导致油膜面积测量值偏大
D.未等痱子粉末完全散开,就在玻璃片上描绘了油膜轮廓
(2)在本实验中,做了几点理想化假设,请写出任意两条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