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0-11高二上·江西新余·单元测试
1 .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处(填“a”或“b”)
(2)现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0~50Ω)             C.电压表(0~3V)
D.电压表(0~15V)       E.电流表(0~0.6A)                    F.电流表(0~3A)
其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象,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_Ω。(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1-12-25更新 | 15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9-10高二下·江西宜春·单元测试
实验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则:

(1)若∠AOF=30°,OP3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
(2)图中P3P4两位置哪一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AO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K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应为________
2020-12-18更新 | 64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靖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丙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丁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个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丁中Δt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0-12-12更新 | 117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年春粤教版选修3-4物理质量测评: 第1章 机械振动
10-11高一上·河南许昌·阶段练习
4 .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接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vBvCvDvEvF
数值(m/s)________0.4790.5600.640______

(2)以A点为零时刻,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
(3)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20-10-22更新 | 5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2011·江西新余·模拟预测
5 .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___mm。
2019-01-30更新 | 81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2011 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 考试物理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示数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6235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7 . 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得到的光路图,玻璃砖的入射面AB和出射面CD并不平行,则

(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填仍平行或不再平行)
(2)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R=5cm长度为半径画圆,与入射线PO交于M点,以玻璃中折射线的延长线OQ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量得MN=4.2cm,FE=2.8cm,则测得该玻璃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__
2018-08-24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11高一上·江西上饶·单元测试
名校
8 .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迹开始,每相邻五个打印点(五个间隔)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测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打印计数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8-06-05更新 | 173次组卷 | 8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9 .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中,钩码拉动小车运动,小车运动的距离l和小车的瞬时速度v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由表可初步归纳出拉力作用的距离l和小车获得的速度v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
v/(cm·s - 12.551020
l/cm0.52832
2017-09-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实验班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物理试题
9-10高一下·湖北·期中
10 . 如图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xO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出角α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
(1)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
2017-08-14更新 | 520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8年春粤教版选修3-4物理质量测评:第4章 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