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526 道试题
1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重力加速度g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其对应的字母为______。
A.电火花计时器(包括纸带)B.重锤
C.天平D.秒表(或停表)

(2)若重锤的质量为1.00kg,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_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一同学分析得出的实验结果是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动能的增加量。下列对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B.选用重锤的质量过大
C.交流电源的频率大于50Hz
D.交流电源的频率小于50Hz

(4)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对应速度v,然后以为纵轴,以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如图像丙所示。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像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______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A.19.6B.9.80C.4.90
2 .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橡皮筋改为轻质弹簧AA',将弹簧的一端A'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可伸长的细线OAOBOC,分别固定在弹簧的A端和弹簧秤甲、乙的挂钩上,其中OOAOBOC三段细线的结点,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弹簧AA'伸长量不变。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这里的“等效替代”的含义是(     
A.橡皮筋可以用弹簧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N;图3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024-05-0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小姚同学用图甲电路研究玩具电动机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所用器材如下:

   

玩具电动机一只(额定电压3V,内阻未知);
电流表一个(量程0~100mA,内阻约8Ω);
电压表一个(量程0~3V,内阻约3kΩ);
滑动变阻器一个(0—20Ω,2A);
学生电源E(稳压4V);
开关S、导线若干。
(1)将图乙实物连线补充完整_____
(2)在闭合开关S前应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___________(选填“最左端”“中间位置”或“最右端”);
(3)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同时观察电动机的运动状态,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将实验数据描绘在I-U图像中,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丙的I-U图像,可知电动机内阻R0________Ω(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推导电动机的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可得η=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和电动机内阻R0表示)。电动机两端电压在2V~3V时,随电压增大其机械效率_________(选填“增大”“几乎不变”或“减小”)。

   

2024-05-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物理试题
4 . 在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中
(1)下列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的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B.C.D.

(2)小明在实验中正确测得小球的直径为19.95mm,他可能是采用下面_____________器材测量的
A.毫米刻度尺B.10分度游标卡尺
C.20分度游标卡尺D.千分尺

(3)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测量摆长: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下端点间的距离
B.测量周期: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再次通过平衡位置时结束计时,秒表所示读数表示单摆的周期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使摆线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º,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

(4)小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拟合得到的方程为:T2=4.03l+0.0403。由此可以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从方程中可知T2l没有成正比关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物理试题
5 .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及电流表的内阻,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得到多组对应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物理量
123456
R7.43.62.21.51.00.7
I/A0.160.300.430.560.710.84
U/V1.21.11.00.90.80.7

(1)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作出U-I图像___________
(2)根据绘制的图像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3)根据第4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可得电流表的内阻约为RA=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2024-05-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七省大联考高三上学期11月一模物理试题
6 .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图线的示意图为乙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b都过原点,bc平行,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图线a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上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D.假设ab是分别在北京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所描绘的图线,不考虑其他误差,则图线a是在安徽工业大学绘制的

(2)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丙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O点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等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分别以O点和A点为悬点,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1.5s、1s。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24-05-0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7 . 物理老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时,将夹有重物的纸带由静止释放,通过规范操作,截取了一段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上的OABCDEF均为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连续打下的点,纸带上并排放着刻度尺。

(1)由图可知,F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为________cm;
(2)测得打点计时器分别在打ABCD点时重物下落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所示,请将打E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填入表格空白处;
计数点名称ABCDE
瞬时速度(m/s)0.580.780.901.16______
(3)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自打O点开始计时,在下方的坐标纸上描出打E点时的数据(其它数据已描出)并作出图像______,利用图像求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4-05-0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8 . 语文老师设计了用光电门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气垫导轨上的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滑块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

(1)若某次实验记录的时间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则此次实验中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可表示为________(用对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为了更准确测量小车的速度,小华同学更换不同型号的遮光条分别进行三次实验,并让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获得了如下三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不同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速度(m/s)
第一次I0.174640.344
第二次0.116620.342
第三次0.058500.340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第________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其对应的挡光片宽度可能为________
A.1cm       B.2cm       C.4cm       D.6cm
2024-05-0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9 . 某同学用图中的器材做“探究电磁感应产生条件”的实验。

(1)闭合电键的一瞬间,观察到电流表G指针向右偏转。则闭合电键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快速移动,则观察到电流表G的指针向_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线圈A迅速插入线圈B,电流表G的指针将_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
(2)闭合电键后,第一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快速地从a端移到b端,第二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慢慢移到b端,会发现电流表G的指针第一次摆动的幅度比第二次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两次线圈B中的_________(填标号)大小不同。
A.磁感应强度                    B.磁通量                    C.磁通量的变化量                    D.磁通量的变化率
2024-05-0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10 . 如图1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T为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1000Ω的定值电阻的阻值,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开关应调到电阻挡的_________(选填“”“ ”“ ”或“”)位置。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把两笔尖相互接触,调节_________(选填“S”或“T”),使电表指针指向右侧“0”位置。此时电流从_________(选填“红”或“黑”)表笔流进电表。
(3)将红、黑表笔的笔尖分别与电阻两端接触,电表示数如图2所示,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_Ω。
(4)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位置_________(填图1中选择开关位置)。
2024-05-0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