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①图乙所示的弹簧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长度为______cm。
②用两根不同规格的轻质弹簧ab进行实验,得到弹力F与弹簧形变量x关系如图丙所示,关于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弹性限度内,弹簧a的劲度系数比b       B. 弹簧a的自重比弹簧b的大
C. 弹簧a的原长一定比弹簧b的大       D. 弹簧a的图像弯曲,是因为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2023-04-13更新 | 113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物理试题
2 . 某课外学习小组在做“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测量出不同弹力F下弹簧的长度l,作出的图像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_。学习小组用这根弹簧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弹簧秤如图乙所示,图乙中虚线指针所对应处的刻度是___________N,该弹簧秤的量程是___________N。
2023-04-10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将手机悬挂在橡皮绳下,手机软件中的“定位”功能可以测量手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主要的实验步骤
a.安装实验器材,橡皮绳分别与手机和铁架台连接,手机重心和橡皮绳在同一竖直线;
b.手掌托着手机,使橡皮绳处于原长状态,打开手机中的位移传感器软件;
c.缓慢释放手机,当手机平衡时记录下手机下降的高度x0
d.在手机下方悬挂质量为m=50g等重钩码,缓慢释放,当钩码平衡时记录下手机下降的高度x
e.重复上述第4步操作;
f.作出钩码数量n及对应手机从橡皮绳原长开始下降高度x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n-x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1)不挂钩码时,橡皮绳的伸长量为 x0=______
(2)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 =   ______N/m(取g=9.8 m/s²);
(3)通过分析计算可得到手机的质量为______
2023-04-09更新 | 9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综物理试题
4 . 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器材验证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先将传感器A固定,把拴着重物C的橡皮筋挂在传感器A上,稳定后,记录传感器A的示数,并测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再用一轻绳连接重物C与传感器B,水平向右拉动传感器B,如图乙所示,稳定后,分别记录两传感器AB的示数,并测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
(1)请在图丙中用力的图示法作出的合力,通过对比的大小和方向得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求出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________,橡皮筋的原长________cm。
2023-04-07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5 . (1)如图所示,小球套在光滑细杆上,两条相同弹性橡皮绳一端分别系在挡板A、B上的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系在小球的两侧。L表示两传感器间的距离,F表示两传感器的示数,实验数据如下表:(小球的尺寸远小于L)。由表中数据可知:橡皮绳的原长为____________cm,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N/m。

F(N)

0.50

1.50

2.50

3.50

4.50

L(cm)

32.00

36.00

40.00

44.00

48.00

(2)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一步探究橡皮绳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该同学主要步骤如下:a、使两拉力传感器相距,固定A、B挡板。b、移动小球使某传感器示数为零,由静止释放小球。c、读出小球经过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值。d、分别把两拉力传感器间距改为,重复上述过程。则:
Ⅰ.为了便于数据分析,该同学把速度传感器应安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
Ⅱ.速度传感器三次示数分别为3.58m/s、1.79m/s、0.89m/s可知弹性橡皮绳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填“” “”“”或“其他”)。
2023-03-29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演练物理试题
6 . 某同学发现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更换不同的弹簧,电压表的读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故设计如下的实验来测量装置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1)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指针与金属丝上端接触,将此时电压表的刻度标记为零。
(2)放上质量为m的砝码,指针随秤盘同步下移的过程中,秤盘始终保持水平,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稳定后读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U
(3)更换不同劲度系数的弹簧,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下放上相同质量m的砝码时,电压表的读数U
(4)已知金属丝的总长度为l,重力加速度为g,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忽略不计,砝码的质量为m,则电压表示数U与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关系为________(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
(5)进行数据分析时,应作出________(填“”“”或“”)图像。
2023-03-26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热卷物理试题
7 . 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上称之为弹性模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弹性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___________
A. N                      B. m                            C. N/m                      D. Pa
(2)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弹性模量的值。首先利用刻度尺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那么测量工具A应该是___________(选填“10分度游标卡尺”“20分度游标卡尺”“50分度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3)作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这种橡皮筋的弹性模量Y____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023-03-19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8 . 某同学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在竖直木板上固定一张坐标纸,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横轴代表所挂钩码个数。实验时将弹簧挂一个钩码置于横轴为1的位置,待弹簧稳定后用笔在坐标纸上描出弹簧末端的位置;再将弹簧挂两个相同的钩码置于横轴坐标为2的位置,再次用笔在坐标纸上描出弹簧末端的位置;继续增加钩码,依次将弹簧置于3、4位置,再次描出两个点,如图中黑点所示。已知所挂钩码均相同,质量,重力加速度g,弹簧劲度系数为k。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
(2)弹簧原长为___________cm;
(3)图中黑点连线的斜率___________(用kmg表示)。
2023-03-18更新 | 6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上学期一模理综物理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他们利用智能手机中自带的定位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手机软件中的“定位”功能可以测量手机竖直方向的位移(以打开定位传感器时手机的位置为初位置)。

(1)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主要的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按图安装实验器材,弹簧上端固定在横杆上,下端与手机连接,手机重心和弹簧在同一竖直线上;
B.在手机下方悬挂一个钩码,缓慢释放,当手机和钩码静止时记录下手机下降的位移
C.在坐标纸图中描点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D.手托着手机缓慢下移,手离开手机,手机静止时,打开手机中的定位传感器;
E.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操作,记录相应的位移,数据如表格所示。
钩码个数n123456
手机位移x/cm0.982.023.013.985.015.99

(2)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由图像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3)实验中未考虑手机重力使弹簧伸长,这对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023-03-03更新 | 199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10 . 某同学为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白纸固定在制图板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A系一小段轻绳(带绳结),将制图板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质量为m=100 g的钩码挂在绳结上,静止时描下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0;用水平力拉A点,使A点在新的位置静止,描下此时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1;逐渐增大水平力,重复5次…
③取下制图板,量出A1A2…各点到O的距离l1l2…量出各次橡皮筋与OA0之间的夹角α1α2
④在坐标纸上作出­l的图像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当橡皮筋与OA0间的夹角为α时,橡皮筋所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_(用gmα表示)。
(2)取g=10 m/s2,由图像可得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N/m,橡皮筋的原长l0_______ 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3-02-28更新 | 827次组卷 | 36卷引用:四川省2017-2018年度高三第二次“联测促改”活动理综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