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1-12高一下·江西新余·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伽利略总结并得出了惯性定律
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C.出色的天文观测家第谷通过观测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及开普勒最终得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
2016-12-08更新 | 3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11-12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
C.牛顿第二定律
D.牛顿第三定律
10-11高三上·广东中山·期中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质量的单位“千克”
B.牛顿通过现实中的斜面实验得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伽利略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D.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
2016-12-07更新 | 8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中考试理综)物理卷
2010·上海·高考真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卡文迪什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G

(1)(多选题)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_____
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
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2)已知T型架水平横梁长度为,质量分别为m的球,位于同一水平面,当横梁处于力矩平衡状态,测得m连线长度r,且与水平横梁垂直;同时测得石英丝的扭转角度为,由此得到扭转力矩kk为扭转系数且已知),则引力常量的表达式G=_____
2016-12-07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物理试题
5 . 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2014-11-11更新 | 6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三章3.1练习卷
2012·陕西·三模
6 .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D.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2014-01-21更新 | 1139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7 . 以下是力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哪个实验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与其他几个不同( )
A.
B.
C.
D.
2013-11-01更新 | 5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5月高考模拟试题物理试卷
11-12高三上·北京房山·单元测试
8 .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2011-02-09更新 | 12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