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如图,轨道abcd各部分均平滑连接,其中abcd段为光滑的圆弧,半径均为1m。bc段是粗糙水平直轨道,长为2m。质量为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端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bc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第一次沿cd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8m
B.物块第一次沿cd轨道上升到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0N
C.物块最终将停在轨道上的b
D.物块最终将停在轨道上的c
2 . 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四个人同时通过竹竿对重物各施加一个外力(两竹竿受力的合力),四个外力的大小均为 F=450N,方向竖直向上,重物离开地面h1=20cm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由下落把地面砸深h2=3cm。可以忽略空气阻力,已知重物的质量为 m=80kg。求:   
(1)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F1
3 . 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5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求:(g=10m/s2,sin53°=0.8,cos53°=0.6)
(1)AC两点的高度差;
(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最小长度。

2023-02-12更新 | 1878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为r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恰好与管口D端齐平。质量为m的小球在曲面上距BC的高度为2r处从静止开始下滑,进入管口C端,通过CD后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已知小球与BC间的距离为3r,动摩擦因数μ=0.5。求: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vC
(3)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速度vm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质量的金属小球从距水平面高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A点时无能量损耗,水平面是长的粗糙平面,与半径为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相切于B点,其中半圆形轨道在竖直平面内,D为轨道的最高点,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D,求:
(1)小球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D点飞出后落点EB的距离。
(3)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6 . 如图,一质量为2kg的铁球从离地面2m高处自由下落,陷入沙坑2cm深处,求沙子对铁球的平均阻力?
7 . 如图1所示是某游乐场的过山车,现将其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模型:过山车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该轨道由一段斜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C点为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点与圆心等高,A点为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过山车(可视为质点)从斜轨道上离C点高度为3RD点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若过山车的轨道是光滑的,求过山车到达B点处的速度大小。
(2)若过山车的轨道是光滑的,求过山车到达C点处时对轨道的压力。
(3)若过山车的轨道是粗糙的,且要求过山车刚好能通过A点,求过山车从D点到A点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8 . 过山车是一种惊险的游乐工具,其运动轨道可视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过山车沿倾斜轨道由静止开始滑下,并进入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运动,为保持过山车能够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而不落下来,求过山车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滑下?已知圆形轨道半径为r,不计各处摩擦。
2022-07-1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为h的高处,以的恒定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对于这一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物体受恒定阻力大小为
C.重力做功D.物体的动能增加
2022-07-18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有一A点,A点以上光滑,A点以下粗糙。长度为0.5m的木板质量分布均匀,其质量为3kg,木块质量为1kg,两者用一轻质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在一起,木板与斜面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开始时木板的下端在A点,木板由静止释放到其上端刚好过A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木板上端刚过A点时速度大小为
C.木板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产生的热量之和
D.系统产生的热量为6J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