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的带挡板的木板B,木板上有一质量与木板相同的小滑块A,与挡板P的距离为,将小滑块和木板同时自静止释放,小滑块A与木板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下表面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已知滑块与挡板P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各接触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小滑块碰撞挡板前木板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求
(1)木板下表面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多大?
(2)若木板下表面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因AB间的摩擦力而产生的热量Q等于多少?
(3)若木板下表面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滑块与挡板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经多长时间不再发生碰撞?在这一段时间内木板B的位移为多大?
   
2 . 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的图线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
(2)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3)水平拉力F做了多少功。

3 .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游戏装置,该装置由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且滑动摩擦因数为的倾斜轨道、接触面光滑的螺旋圆形轨道、以及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长木板组成,木板左端紧靠轨道右端且与轨道点等高但不粘连,所有接触处均平滑连接,螺旋圆形轨道与轨道BCEF相切于CE)处,切点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2R。从B的左上方A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恰好能从B点无碰撞进入倾斜轨道,并通过螺旋圆形轨道最低点D后,经倾斜轨道后滑上长木板。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6kg、h0=1.8m、R=2m、h1=6.6m,空气阻力不计,g。求:
(1)物块从A点抛出时速度的大小;
(2)物块经过螺旋圆形轨道低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
(3)若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且物块恰好不滑出长木板,求此过程中物块与长木板系统产生的热量;若长木板固定不动,且物块和木板是某种特殊材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受到的水平阻力(与摩擦力类似)大小与物块速度大小v成正比,即k=3kg/s,要使物块不滑出长木板,长木板至少为多长。
4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10kg的物体,由圆弧轨道上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2.5m/s,然后沿水平面向右滑动1.0m的距离而停止.已知轨道半径R=0.4m,g=10m/s2,求:
(1)物体滑至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
(2)物体沿轨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019-12-09更新 | 51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从A点自由释放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最低点C,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点距离B点正上方h=0.15m,圆弧轨道半径R=0.75m,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9,g取10m/s2。求:
(1)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大小;
(2)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则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3)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则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2022-05-25更新 | 7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六校新高考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从A点以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
(1)求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2022-05-28更新 | 6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二)
10-11高一下·浙江台州·期末
7 . 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B点衔接,水平面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C点衔接,半圆形导轨的半径为r=0.4m.质量m=0.50kg的小物块,从A点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得它经过C点进入半圆形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35N,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D点。已知AB的水平距离为l1=3.2m,BC的水平距离为l2=1.6m,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不计物块通过衔接点时的能量损失,g取10m/s2。求:
(1)物块从CD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2)A点离水平面的高度h为多大?
(3)为使物块恰好不能越过C而进入半圆形导轨内,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应调节为多大?
2016-12-07更新 | 11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
8 . 如图所示为一滑梯的实物图,滑梯的斜面段长度L = 5.0 m,高度h = 3.0 m,为保证小朋友的安全,在水平面铺设安全地垫。水平段与斜面段平滑连接,小朋友在连接处速度大小不变。某小朋友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斜面底端后水平滑行一段距离,停在水平地垫上。已知小朋友质量为m = 20 kg,小朋友在斜面上受到的平均阻力f1 = 88 N,在水平段受到的平均阻力f2 = 100 N。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求:
(1)小朋友在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小朋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的大小;
(3)为使小朋友不滑出水平地垫,地垫的长度x至少多长。

9 . 2012年11月,我国舰载机在航母上首降成功.设某一舰载机质量为m = 2.5×104kg,着舰速度为v0=50m/s,着舰过程中航母静止不动.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F = 1.2×105N,若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保持不变.

(1)若飞机着舰后,关闭发动机,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飞机将在甲板上以a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飞机不滑到海里.
(2)为了让飞机在有限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甲板上设置了拦阻索让飞机减速,同时考虑到飞机尾钩挂索失败需要复飞的情况,飞机着舰时并不关闭发动机.若飞机着舰后就钩住拦阻索,图示为飞机钩住拦阻索后某时刻的情景,此时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a1=38m/s2,速度为40 m/s,拦阻索夹角θ=106°两滑轮间距40m,(
a.求此时拦阻索承受的张力大小.
b.飞机从着舰到图示时刻,拦阻索对飞机做的功.
10 . 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A与圆心O等高,B为圆弧轨的最低点,该圆弧轨道与一粗糙直轨道CD相切于COCOB的夹角为53°,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P点静止开始下滑,PC间距离为R,滑块在CD上所受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3倍。(sin53°=0.8,cos53°=0.6)求:
(1)滑块从P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多少;
(2)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为保证滑块不从A处滑出,PC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