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北京冬奥会中的冰壶比赛令人印象深刻,冰壶比赛场地如图所示: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可视为质点)沿中心线出发,在投掷线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大本营圆心O,为了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摩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阻力减小。已知冰壶质量m=20kg,未刷冰时,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2,刷冰后μ2=0.01,起滑架到投掷线的距离l1=10m,投掷线与圆心O点的距离为l2=30m,取g=10m/s2,则:
(1)比赛中在不刷冰的情况下,要使冰壶刚好停在大本营圆心O处,求冰壶从投掷线被投出时速度v0大小;
(2)比赛中若冰壶从投掷线被投出时速度v1=3m/s,为了使冰壶恰好停在圆心O处,求冰壶被投出后需要刷冰的距离s
(3)投壶手从起滑架处开始对冰壶施加一个沿中心线的水平推力F=20N,推着冰壶由静止出发,冰壶到达投掷线之前就撤除推力,冰壶沿着中心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不刷冰的情况下,最后停在圆心O处,求推力F的作用时间t
2023-04-17更新 | 5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安置在一竖直平面上,左侧连接一个光滑的弧形轨道,右侧连接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轨道。一小球自弧形轨道上端的A处由静止释放,通过圆轨道后,再滑上轨道。若在圆轨道最高点B处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到达D点时的速度为零。求:
(1)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释放时的高度h
(3)水平轨道段的长度。
2022-06-06更新 | 74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R=0.45m,下端恰好与平台平滑对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足够长的木板c,木板的右端紧靠侧壁竖直的平台,平台的上表面光滑并与木板上表面等高,小滑块ab可视为质点。已知两个小滑块与木板的质量均为m=1kg,小滑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小滑块a由圆弧轨道顶端无初速释放,ab碰撞时间极短。
(1)求小滑块a滑到圆弧轨道底端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初始小滑块b静止在木板右端,ab碰后粘连在一起运动,求系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3)若初始小滑块b静止在距离木板右端L=2.5m处,ab间发生弹性碰撞,求碰撞后小滑块ab之间的最大距离。
4 . 滑板运动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是滑板运动的轨道, 是两段光滑圆弧形轨道,是一段长的水平轨道。一运动员从轨道上的点以的速度下滑,经轨道后冲上轨道,到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距水平轨道的高度分别为:,运动员的质量,不计圆弧轨道上的摩擦,取,求:
(1)运动员第一次经过点、点时的速率各是多少?
(2)运动员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3)运动员最后停在轨道上距点多远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质量m=l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今用F=6N的水平恒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4s后,撤去F,求:
(1)力F所做的功;
(2)4s末物体的动能;
(3)物体从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020-09-1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6 . 质量m=0.1kg的金属滑块(可看成质点)从距水平面h=1.8m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A点时无能量损耗,水平面AB粗糙,长度为2m,与半径为R=0.4m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相切于B点,其中圆轨道在竖直平面内,D为轨道的最高点,滑块恰能通过最高点Dg=10m/s2,求:

(1)滑块运动到A点的速度大小;
(2)滑块从A点运动到B点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3)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
7 . 如图所示,倾斜光滑斜面AB与水平地面BC平滑连接,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BP点以速度v0=1m/s沿斜面滑下,最终停在BC上的Q点.已知滑块与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B、Q两点的距离等于P点到BC的竖直距离的1.5倍,取g=10m/s2,求滑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
2018-12-2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巢湖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8 . 将质量m=1.0kg物体从离地面高h=1m的某点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初动能,物体落到地面时的末动能,假定物体所受空气阻力f大小恒定,,求
(1)物体空中运动全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2)空气阻力f大小.
9 .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原长L=1m,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AC=3.5L.质量m=1kg的小物块P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2L,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压缩量x及弹簧的弹性势能EP
10 . 2012年11月,我国舰载机在航母上首降成功.设某一舰载机质量为m = 2.5×104kg,着舰速度为v0=50m/s,着舰过程中航母静止不动.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F = 1.2×105N,若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保持不变.

(1)若飞机着舰后,关闭发动机,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飞机将在甲板上以a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飞机不滑到海里.
(2)为了让飞机在有限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甲板上设置了拦阻索让飞机减速,同时考虑到飞机尾钩挂索失败需要复飞的情况,飞机着舰时并不关闭发动机.若飞机着舰后就钩住拦阻索,图示为飞机钩住拦阻索后某时刻的情景,此时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a1=38m/s2,速度为40 m/s,拦阻索夹角θ=106°两滑轮间距40m,(
a.求此时拦阻索承受的张力大小.
b.飞机从着舰到图示时刻,拦阻索对飞机做的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