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把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成质点)从倾角为α的斜面上A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球沿斜面滑下,最终运动到水平面上的C点停下来。现保持A点不动,以过A点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增大斜面倾角为β,仍将小球从斜面上A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将停在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小球与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经过斜面和水平面的交界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从释放小球开始A计时,下表记录了斜面倾角为α时,各时刻小球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刻/s00.20.40.6……2.22.4……
速率/m/s00.40.81.2……32……
A.斜面倾角为α时,小球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s
B.斜面倾角
C.若保持斜面倾角为α,仅增加小球的质量,则小球全程运动的时间不变
D.D点与C点重合
2023-01-12更新 | 6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如图甲所示,平行金属板A、B正对竖直放置,CD为两板中线上的两点。A、B板间不加电压时,一带电小球从C点无初速释放,经时间T到达D点,此时速度为v。在A、B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t = 0带电小球仍从C点无初速释放,小球运动过程中未接触极板,则t = T时,小球(     
A.在D点上方B.恰好到达DC.速度等于vD.速度小于v
2023-01-04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ABC为一弹性轻绳,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穿在竖直的杆上,轻杆OB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为光滑的定滑轮。若绳自然长度等于AB,初始时ABC在一条水平线上,小球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CE两点间距离为hDCE的中点且小球从C点向E点运动过程中在D点速度达到最大,小球在C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小球与竖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CD阶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其在DE阶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小球在下降过程中其在E点的加速度与C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若将小球的质量变为2m,仍让小球从C点静止释放,则小球运动到E点的速度为
D.若在E点给小球一个向上的速度v,使小球恰好能回到C点,则
2022-10-13更新 | 6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竖直固定且与水平地面相切于A点,B为半圆轨道的最高点,半径R=1.6m,其右侧一定水平距离处固定一个斜面体。E端固定一轻弹簧,原长为DE,斜面CD段粗糙而DE段光滑。现给一质量为2kg的小物块(可看作质点)一个水平初速度v0,使其从A处进入圆轨道,小物块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B,离开B点后恰好沿斜面切线方向落到斜面顶端C处,物块沿斜面下滑压缩弹簧后又沿斜面向上返回,第一次恰能返回到最高点C。已知物块与斜面CD段的动摩擦因数μ=,斜面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斜面倾角θ=37°,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物块碰撞弹簧时的机械能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运动的初速度v0=m/s
B.物块从B运动到C的时间t=0.4s
C.粗糙斜面CD段的长度m
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物块将在DE段做往复运动且小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2021-09-03更新 | 12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恩施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固定斜面的倾角,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C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AB,滑轮右侧绳子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为2mB的质量为m,初始时物体AC点的距离为L。现给AB一初速度,使A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物体A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能弹到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则(  )
A.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B.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C.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D.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6 . 一质量为m的物体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该物体开始滑动时的动能为,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减小为零,此后物体向下滑动,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物体向上滑动的距离为
B.物体向下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0.5
D.物体向上滑动所用的时间比向下滑动的时间长
2021-06-08更新 | 23853次组卷 | 68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新起点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轨道ABC安装在竖直平面内,其中AB部分倾斜,BC部分水平。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AB上距BC竖直高度为hP处由静止释放,物块沿斜面下滑并最终静止在BC上的Q点,测得PQ间的水平距离s。现将BC段轨道从D处弯折成水平的BD、倾斜的DC两段,然后再将小物块从P处由静止释放,不考虑小物块在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DC倾角越大,物块沿DC上升的最大高度越小
C.无论DC倾角为多少,物块沿DC上升的最大高度都相同
D.无论DC倾角为多少,物块沿DC上升的最大高度处都在PQ连线上
8 . 如图所示,质量为0.1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从足够长的固定斜面OM下端以20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小滑块向上滑行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s,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的倾角为60°
B.小滑块上滑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5J
C.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为10m
D.若只减小斜面的倾角,则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可能比原来高
9 . 如图所示,半径R=0.45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轨道的最低点,质量m=1.0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B点右侧的光滑的水平面上紧挨B点有一静止的小平板车,平板车质量M=2.0kg,长度l=1.0m,小车的上表面与B点等高,在平板车的上表面铺上一种厚度可以忽略的特殊材料,其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从左向右随距离均匀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全过程中摩擦生热为4J
B.全过程中物体对小车做的功为4J
C.全过程中物体对小车做的功为1J
D.物体最终停在距小车左端m处
2020-04-23更新 | 4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夷陵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物理试题
10 . 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段是长为L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然后滑入BC轨道,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小车质量M=3m,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μLR三者之间的关系为R=μL
B.滑块m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C.全程滑块水平方向相对小车的位移R+L
D.全程滑块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
2020-04-15更新 | 64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