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对下列诗句所运用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融情于景)
B.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虚实结合)
C.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比喻)
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借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对诗句所用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借代)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寓情于景)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甜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谴责。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4 . 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他的故事,反衬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从而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慨。
C.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含蓄蕴藉。
C.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观照现实的结果。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意蕴丰厚。
2021-10-12更新 | 79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涉江采芙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选用了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营造了清幽、高洁、欢愉的意境。
B.三、四句起过渡作用,在自问自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已由欢欣转为失落。
C.“漫浩浩”写出了路途的绵延无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D.诗人在欢乐的背景上抒写忧伤,以“乐”衬“哀”,使乐更乐,使哀更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泪。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0-21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9 . 下列诗文中,借用典故来表情达意的一句是(     
A.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B.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C.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周 《逍遥游》)
2021-07-30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9陈情表+项脊轩志(重点练)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句子,用来比喻诗人渴望得到贤才的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