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思想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谢朓诗句有“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王安石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故国,指的就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
B.上片写登临季节,所见优美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
C.下片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相继灭亡,然后陈说空谈兴亡荣辱是有所作为的表现。
D.“后庭遗曲”化用的是唐朝杜牧的《泊秦淮》,杜牧之后就认为其是亡国之音。
2.鉴赏这首词上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富水驿

杜牧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借汲黯事赞颂阳城耿介刚直,暗讽当政者不辨忠奸,视忠臣为戆夫。
B.“终须南去吊湘川”暗用贾谊被贬之典喻阳城,表达对阳城忠而被贬的惋惜。
C.诗将朱云因年少被时人轻视与后世备受推崇对比,嘲讽时人的昏昧无知。
D.全诗叙议结合,多处用典,借古以论今,表达情感丰富充实、含蓄蕴藉。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诗人希望朝天者从中获得怎样的警示?
2021-03-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③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③要:通“邀”。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暗示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B.“雁怯重云不肯啼”采用拟人的手法,大雁急于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虽紧张胆怯却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C.“画船愁过石塘西”,一“愁”字写出此画船好像是满载清愁而行,表达了同人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D.“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禁持,摆布。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到诗歌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请据此分析这首词的下片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2021-03-1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①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杜甫流寓夔州,写下了这首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牛羊下来久”中的“久”字,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牛羊归栏后栏的静谧。
B.“各已闭柴门”,使人从柴门紧闭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
C.领联使诗歌从黄昏中的温馨转入月光下的凄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郁。
D.尾联两句写诗人虽已老迈,觉济世渺茫,但看到眼前灯芯结花出现喜兆,仍感到欢欣。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1-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频酌淮河水[注]

戴复古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注]宋孝宗隆兴元年,南宋遣使与金人议和,次年订立合约,于是宋、金呈划淮而治的局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由客饮淮水起笔,不断地畅饮淮河水,着一“频”字,形象地表现对此水的无限深情。
B.“水多咸”一方面是写实,海水是咸的,不少井水也带咸味;更多是在暗讽南宋最高统治者偏安一隅,醉生梦死。
C.第五句进一步写出淮河水的美,春风吹拂,绿波荡漾;第六句情绪急转直下,“郁郁”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感伤。
D.诗人杨万里有“人到淮河意不佳”之句,本诗七、八句和此句一样,都表达出诗人的忧国之思和忧愤之情。
2.全诗各句均不离“水”字,咏水抒怀但角度不同,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①(其二)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②化粘枝。

湘东一目③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释:①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②朝甲:蝉蜕。③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1.下列对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篇写到作者因没有公务缠身,难得闲暇,于是生发了弈棋的雅兴。
B.这首诗的颔联用心似蛛丝游碧落,形象地写出了下棋者思绪的纵横、灵动。
C.这首诗颈联的“诚”“尚”二字写弈者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
D.这首诗的尾联写作者陶醉于对弈,不觉时间流逝,表现出其对下棋的痴迷程度。
2.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这首诗阐述了怎样的“棋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2020-12-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独坐

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fú)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①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712-770)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2.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陈与义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

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注]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陈与义离衡岳,去邵阳(今湖南宝庆)妻族周氏处,道中所作。是年,陈与义年41岁,自靖康元年(1126年)避乱南奔已有五个年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雨子”二字新颖别致,描绘出春初雨点刚住又急剧落下的山中景象;路边曲折的溪水默默伴随行人,引人注目。
B.颔联是宏观,是远景。山边的驿路,无穷无尽地向前伸展去。桃李盛开,山村笼罩在一片春色中。“迢迢”是远望情景,却能使人产生“长路悠悠,何处才是尽头”的惆怅不堪之情。
C.颈联是微观,是近景。雨后,一对对轻鸥掠水而过,泥土松软,草芽破土而出,表现出无限生机。
D.尾联继续描写眼前近景。高下起伏的河川、原野,处处可见的人家烟火,描绘出一幅宁静、安谧的画卷。
2.纪昀评此诗“夷犹有致”。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面力避前代诗人山水行旅诗的惯常蹊径,它落笔淡远,寄兴深微。请结合全诗对此特点做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各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优,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句中“去日”指逝去的年华,写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D.“月明星稀,乌鹤南飞。绕树三臣,何枝可依?”两句借乌鹃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2.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的是什么?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清明

陈与义

雨晴闲步涧边沙,行入荒林闻乱鸦。

寒食清明惊客意,暖风迟日醉梨花。

书生投老王官谷,壮士偷生漂母家。

不用秋千与蹴鞠,只将诗句答年华。


[注]王官谷,《新唐书·司空图传》: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作文以见志曰:“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漂母,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淮阴候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蹴鞠,也作“蹴鞠”、踢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清明时节雨后天晴散步涧边、荒林的见闻感受。“闲”写悠然之意,“乱”渲染了荒凉气氛。
B.颔联“寒食清明”与“暖风迟日”对,写清明气候特点;“惊客意”与“醉梨花”对,以情对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C.尾联上句中的“不用”一词正话反说,写出了诗人玩乐中的兴味;下句中的“只将”一词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时又清明、年华流逝的感叹。
D.古代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之外,还有很多户外活动,如首句写到的踏青,尾联第一句中写到的荡秋千和蹴鞠。
2.本诗颈联运用典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