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旧

杜甫

地下苏司业,情亲独有君。

那因丧乱后,便有死生分。

老罢知明镜,悲来望白云

自从失词伯,不复更论文。


【注】①苏司业:指作者朋友苏源明,司业为学官名。②望白云:陶渊明曾写《停云》诗思念好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二字点明好友已经去世:着一“独”字,则体现出二人交情之深无可替代。
B.颔联写出诗人不愿接受阴阳相隔的残酷现实,悲痛可见;再与首联相应,愈显悲痛。
C.自照镜衰老己至,望白云悲从中来:颈联极具画面感与感染力,孤独伤感之意尽现。
D.整首诗紧紧围绕题目“怀旧”展开,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人及自我感伤之情。
2.诗人在后两联中是如何表达悲痛之情的?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折杨柳

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紧扣诗题,写女子用折杨柳来送别远行人,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B.三、四句写一枝杨柳虽不贵重,但它代表了家乡的整个春天,所以应当珍重。
C.七、八句写行人将远戍边疆,作客他乡,容颜渐老,其内心的愁苦更胜送别人。
D.此诗首尾圆合,饱含情韵,由折杨柳生发的离情别绪,层层深入,情真意切°
2.诗歌是如何借眼前之景抒离情之苦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