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漂流的回忆

叶 紫

十六年——一九二七——底冬初十月,因为父亲和姊姊的遭难,我单身从故乡流亡出来,到长沙天心阁侧面的一家小客栈中搭住了。那时我的心境底悲伤和愤慨,是很难形容得出来的。因为贪图便宜,客栈底主人便给了我一间非常阴黯的,潮霉的屋子,那屋子后面的窗门,靠着天心阁的城垣,终年不能望见一丝天空和日月,我一进去,就像埋在活的墓场中似的,一连埋了八个整天。

天老下着雨。因为不能出去,除饭外,我就只能终天地伴着一盏小洋油灯过日子。窗外的雨点,从古旧的城墙砖上滴下来,均匀地敲打着。狂风呼啸着,盘旋着,不时从城墙的狭巷里偷偷地爬进来,使室内更加增加了阴森、寒冷的气息。

一到夜间,我就几乎惊惧得不能成梦,我记得最厉害的是第七夜——那刚刚是我父亲死难的百日(也许还是什么其他的乡俗节气吧),通宵我都不曾合一合眼睛。我望着灯光的一跳一跳的火焰,听着隔壁的钟声,呼吸着那刺心的、阴寒的空气,心中战栗着!并且想着父亲和姊姊临难时的悲惨的情形,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而尤其是——自己的路途呢?交岔着在我的面前的,应该走哪一条呢?……母亲呢?……其他的家中人又都飘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窗外的狭巷中的风雨,趁着夜的沉静而更加疯狂起来,灯光从垂死的挣扎中摇晃着,放射着最后的一线光芒,而终于幻灭了!屋子里突然地伸手看不见自己的拳头,我偷偷地爬起来了,摸着穿着鞋子,伤心地在黑暗中来回地走动着。一阵沙声的,战栗的夜的叫卖,夹杂于风雨声中,波传过来了。听着——那就像一种耐不住饥寒的凄苦的创痛的哀号一般。

“结……麻花……哪!……”

“油炸……豆……腐啊!……”

随后,我站着靠着床边,怀着一种哀怜的,焦灼的心情,听了一会,突然地,我的隔壁一家药店,又开始喧腾起来了!

时钟高声地敲了一下。

我不能忍耐地再躺将下来,横身将被窝蒙住着。我想,我或者已经得了病了,因为我的头痛得厉害,而且还看见屋子里有许多灿烂的金光!

隔壁的人声渐渐地由喧腾而鼎沸!钟声、风雨的呼声和夜的叫卖,都被他的喧声遮拦着。

我打了一个翻身,闭上眼睛,耳朵便更加听得清楚了。

“拍!呜唉唉……呜唉唉……拍——拍……”

一种突然的鞭声和畜类底悲鸣将我惊悸着!我想,人们一定是在鞭赶一头畜生工作或进牢笼吧!然而我错了,那鞭声并不只一声两声,而悲鸣也渐渐地变成锐声的号叫!

黑暗的,阴森的空气,骤然紧张了起来,人们的粗暴而凶残的叫骂和鞭挞,骡子(那时候我不知道是怎样地确定那被打的是一头骡子)的垂死的挣扎和哀号,一阵阵的,都由风声中传开去。

全客栈的人们大部惊醒了,发出一种喃喃的梦呓似的骂詈。有的已经爬起来,不安地在室中来回地走动!……

我死死地用被窝包蒙着头颅很久很久,一直到这些声音都逐渐地消沉之后。于是,旧有的焦愁和悲愤,又都重新涌了上来,房子里——黑暗;外边——黑暗!骡子大概已经被他们鞭死了,而风雨却仍然在悲号,流眼泪!……我深深地感到:展开在我的面前的艰难底前路,就恰如这黑暗的怕人的长夜一般:马上,我就要变成——甚至还不如——一个饥寒无归宿的,深宵的叫卖者,或者一头无代价的牺牲的骡子。要是自己不马上振作起来,不迅速地提起向人生搏战的巨大的勇气——从这黑暗的长夜中冲锋出去,我将会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呢?

父亲和姊姊临难时的悲惨的情形,又重新显现出来了,从窗外的狭巷的雨声之中,透过来了一丝丝黎明的光亮。我沉痛地咬着牙关地想,并且决定:

“天明,我就要离开这里——这黑暗的阴森的长夜!并且要提起更大的勇气来,搏战地,去踏上父亲和姊姊们曾经走过的艰难底棘途,去追寻和开拓那新的光明的道路!.......”

(有删改)


[注]①叶紫(1910—1939),中国革命文学作家,湖南益阳人。代表作有《丰收》《火》。②1927年6月大革命失败后,叶紫的父亲和姊姊未能及时转移,两人不幸在县农会附近的余家宗祠同时被捕,惨遭杀害。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紧扣题目,交代了“我”孤身“漂流”的原因、时间以及流亡所到之地——长沙天心阁侧面的客栈。
B.“我”想起惨死的父亲和姊姊,想起自己渺茫的前途以及逃难在外、生死不明的亲人,彻夜难眠。
C.文中写深夜的叫卖者,展现民众生活凄苦;写驱赶牲畜之人被客栈中人“骂詈”,揭示阶级矛盾尖锐。
D.为了摆脱目前被压抑的状况,为自己找到新生之路,“我”最终决定继承父亲和姊姊的遗志,起来抗争。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像埋在活的墓场中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我”所住客栈的阴暗和潮霉。
B.“不时从城墙的狭巷里偷偷地爬进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幽默诙谐,写出了风之大、屋之冷。
C.本文讲究气氛的渲染、场面的描写和细节的刻画,这增强了创作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吸引力。
D.“搭住”“老下着雨”“小洋油灯”等方言俗语的运用,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时代气息。
3.“第七夜”里“我”的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4.鲁迅先生评价叶紫的创作时说过,作者已经尽了当前的任务,也是对于压迫者的答复:文学是战斗的!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表现“我”的战斗性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