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叙事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静女》一诗中男青年的形象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2023-09-14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2 . 根据“二十四节气”歌,下列选项与杨万里《插秧歌》节气相同的一项是(     
A.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B.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其十九)

李 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①。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②尽冠缨。


【注】 ①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据《神仙传》载,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但汉武帝对他只以臣下相待,于是他大失所望,飘然离去。②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反映了作者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B.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写游仙;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现实。
C.开头两句交代游仙之地,写山高险峻之态,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明星闪烁。
D.进入仙境后“俯视洛阳川”的景象是当时安史之乱悲惨现实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这首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在主旨上有什么不同?
4 . 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悯农

于谦

无雨农怨咨,有雨农辛苦。农夫出门荷犁锄,村妇看家事缝补。

可怜小女年十馀,赤脚蓬头衣蓝缕。提筐朝出暮始归,青菜挑来半沾土。

茅檐风急火难吹,旋爇山柴带根煮。夜归夫妇聊充饥,食罢相看泪如雨。

泪如雨,将奈何。有口难论辛苦多,嗟尔县官当抚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对于农人来说至关重要,无雨时农人怨恨嗟叹,有雨时农人要辛苦劳作。
B.“赤脚蓬头衣蓝缕”以白描手法刻画了十几岁的农家姑娘的外貌,画面感极强。
C.“茅檐”写农家的房屋,“带根煮”写农人的饮食,“泪如雨”写农人内心之苦。
D.“夜归夫妇聊充饥”是写夜归农夫村妇吃不饱饭,只能靠聊天消除饥饿。
2.这首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抒情手法多样,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李白年轻时游渝州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李白临别寄赠《上李邕》以抒心志。②宣父,唐朝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


李白笔下的“大鹏”与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其形象和寓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07-30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二 鉴赏古诗形象之[考向2]鉴赏事物形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求(节选)

  

张求一老兵,著帽如破斗。

卖卜益昌市,性命寄杯酒。

上语不假借,意自有臧否。

坐此益寒酸,饿理将入口。

士节久凋丧,舐痔甜不呕。

求岂知道者,议论无所苟。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兵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分析。
2023-07-30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二 鉴赏古诗形象之[考向1]鉴赏人物形象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荆轲(节选)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本诗是怎样塑造荆轲的英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2023-07-30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二 鉴赏古诗形象之[考向1]鉴赏人物形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呈吴郎

杜 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甚:太。④征求:指赋税征敛。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023-07-30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二 鉴赏古诗形象之[考向1]鉴赏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也写出作者当时的心境。
B.诗人虽因菜肴简单、旧醅待客而有歉意,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主人待客的热情。
C.邻居老翁的不请自来把席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结尾两句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D.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结构谨严。
2.这首诗选取了哪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诗人待客的兴味?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